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互联网大厂投新药:壕气未必有惊喜

发布时间:2023-03-15 14:32:46作者:特约撰稿 李昀来源:医药经济报

去年一年的创新药投融资降温,似乎没有劝退互联网大厂们。

根据医药魔方统计,2022年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事件总计928起,同比2021年下降30%;其中,中国一级市场融资总额67亿美元,同比下降55%。

而互联网巨头们投资创新药的动作并没有停止:去年一年,腾讯投了做环状RNA的圆因生物,阿里投了做基因编辑的珠海舒桐,百度投了做小分子肿瘤靶向药物的璧辰医药。从赛道看,几大巨头的投资方向各美其美,相比前两年大都挤在AI制药、mRNA药物或疫苗而言,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创新药需要互联网巨头们的江湖救急,但真正的产出效果是否令人满意,则是另一码事。这几年互联网企业砸重金扩展创新药版图,但事实证明用力过猛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互联网和创新药这两个新世纪的强势产业,一个(互联网)倡导速成,一个(创新药)鼓励慢跑,产生的结果可能是:两个反作用力彼此掣肘。

投融资消息以外,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在通过资金的隐秘调整,释放着两个行业对接不畅的信号。从2022年7月开始,阿里系的云锋基金开始陆续减持曾积极投资的创新药企业腾盛博药。截至目前,云锋基金对腾盛博药的持股比例从最早的超过7%降至4.69%。

钱、风口、辅助性技术所产生的价值,对于有着顽固的时间线和日程表的创新药而言,都只是过客般的存在。互联网想要深度且长期参与创新药行业,还需要大量的磨合时间。

AI制药“卡”在哪

互联网向创新药驶出的船,是从AI制药的水域出发的。两年前,这片蓝海一经发现便有着颇高的水位线。

2020年,DeepMind的深度学习算法Alphafold被验证能够准确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震撼了整个生物医药领域——要知道,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为蛋白质分子的复杂结构所困扰。两年内,DeepMind发布的结构预测超过1亿,比蛋白质数据库(PDB)结构库中实验确定的蛋白质数量多出数百倍。

算法和新药的激情碰撞,让互联网公司们看到了技术融合的机会。BAT们投资AI制药的筹码,一半是钱,一半是算法技术。百度的百图生科、腾讯的云深智药、阿里云的GHDDI、字节跳动的AI LAB,都与一些药企进行过合作。这些试水经验,让大厂们在AI制药投资上有了再进一步的信心。

只可惜,两年过去了,人们对AI制药的颠覆性预期逐渐走低,市场的回应之声越来越微弱。去年一整年,部分美国上市的AI制药药企市值已经低于1亿美元,跌幅超过90%,其中不乏Absci、Schr dinger这样的独角兽。在国内,风口也巅峰不再,去年上半年融资总额同比缩水2/3。

尽管目前BAT们还没有回撤迹象,但是,若没有资本市场其他参与方的配合,那么像百图生科这样的AI制药初创公司,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在A轮打转。

互联网公司“卡”在AI制药上,背后有多重原因。

其一,AI对创新药的短期作用被高估。互联网公司浸淫在算法技术的长期价值中,而忽略了AI对创新药行业的短期作用其实被高估了。AI可以降低临床前筛选成本,但研发和商业化的前提是临床推进和审批进展能够有保障——对于很多创新药企业来说,AI在这些部分作用有限。

其二,AI制药企业只是“卖铲子”。AI的工具属性,让AI制药企业和CRO一样,扮演着“卖铲子”的角色——能签多少单、能卖多少钱,完全依赖于药企“金库”的富足程度。而过去一年里,创新药整体景气度低,亦影响到还没完全成长起来的AI制药。同时,算法所依托的大数据来自于药企的内部管线,这些数据就像企业的“秘方”一样是核心机密——而在这一点上,互联网大厂们完全插不上手。

QQ图片20230315143338.jpg

“上市难”魔咒何解

除了AI制药外,互联网公司们在传统创新药的投资上也并不顺利,不少企业都没逃过上市破发的魔咒。

阿里系投资的亚虹医药于2022年1月7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此后股价持续震荡走低。一年后,公司发布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增加0.88亿元~1.43亿元。此外,公司预计研发费用约2.29亿~2.73亿元,同比增长19.80%~42.99%。

腾讯系投资的晶泰生物也有着一波三折的上市经历。这家前期拥有8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到19.68亿美元的公司,因为市场环境的失速,不得不暂停美股IPO而拥抱港交所,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这些公司在融资阶段步步高升,上市阶段却处处碰壁,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互联网大厂们的投资,人为拉高了一些还未脱离破壳阶段的Biotech的估值。

互联网企业们投资Biotech往往是看宏观的大盘子,但一掷千金的做法却无意中透支了未来几年企业渐进式的成长曲线。

以亚虹医药为例:这家Biotech瞄准的是膀胱癌、宫颈癌等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赛道确实是好赛道,市场确实是大市场,但腾讯投资时没有考虑到,公司目前正处于研发成长期,其核心产品APL-1202和APL-1702均是购买所得,自主开发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腾讯的参与吸引了许多外部的突击投资,导致公司在上市前估值抬升迅猛,七个月内涨了近三倍。

一家青涩的高估值Biotech,只能被市场当作泡沫处理。不同于往昔,在如今的生物医药投资环境下,高估值已经成为一种危险的信号;慢慢融、慢慢花、慢慢做才是明智之举。对于一家Biotech而言,几年内的亏损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以互联网资本为代表的市场,是否愿意适应创新药领域的“发育”节奏?

出奇制胜的方向

互联网做创新药在ToB(企业服务)领域绕了一大圈,最后可能还要回到ToC(客户服务)上。目前来看,ToB和ToC的联通也是互联网参与创新药行业最顺利的一个领域。

互联网公司真正沉淀下来的优势有几个:信息整合、流通渠道、市场营销。互联网公司在帮助创新药企业商业化的这条路上,还大有可为。

比如以医疗大数据为核心的零氪科技,就轻松找到了默沙东、诺华、阿斯利康这样的大客户。提供的服务包括肿瘤诊疗一体化、支付方式的创新方案、患者全周期管理等。

创新药企业懂药,而互联网公司更懂患者。特别是在疗法开发被置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医保改革背景中,两者的结合将有可能产生“1+1>2”的效果。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