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到有风的地方去,撬动未来

发布时间:2023-02-20 11:30:58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国医药第四终端年度发展报告(2022卷)》发布


2020-2022这三年,药品线上销售风生水起,第四终端异军突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22年线上医药销售额为2924亿元,同比增长34.1%。

业态快速更迭,药品网络销售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社会共治原则,多主体参与,全方位发力,画好药品监管线上线下同心圆。近日,《医药经济报》研究策划中心编写的《中国医药第四终端年度发展报告(2022卷)》(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

《报告》共8万字,分为共治之端、需求之端、增量之端、创新之端四大篇章,通过解读《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多途径消费者网购处方药/儿童药/抗生素行为习惯调研,剖析医药第四终端发展格局,预测医药第三方电子商务生态演进路径和医药电商发展趋势。


处方药网购相对谨慎 

2022年12月1日,《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以网管网实现智慧监管,共建药品网络销售新业态。《办法》对处方药网售从处方管理到所售品种,以及说明书的展示都作了严格规定,以期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报告》指出,大众对专业处方药的购买相对谨慎。有网上购药经历的被访者中,近四成(39.3%)被访者表示近一年内未在线上购买过处方药。这一比例在抗生素类药的被访者中更高,达41.4%,未网购过抗生素的被访者中,有21.8%的人不知道买什么药。可见,消费者购买处方药更需要医生或专业人士的专业指导。敦促第三方平台加强处方及互联网医生的管理,建立网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等,是进一步做好网售处方药管理的重要措施。


常见病用药需求最大 

从网购药品的治疗用途看,常见病用药在所有年龄层被访者中占比最大。18~30岁(58.6%)、31~50岁(54.6%)被访者网购的药品,超过一半为常用药,51岁以上被访者网购常用药的占比为45%(见图1)。慢病用药则是年龄越大占比越高,慢病用药在18~30岁被访者网购药品中占比仅13.3%,51岁以上被访者达到29.2%。在身体补益方面,年轻人显示出更大的购买兴趣,18~30岁被访者网购用于补钙、膳食营养补充的占比26.3%,比51岁以上被访者高出3个百分点。


网购并非“低价至上”

《报告》发现,线上单价折扣越大,消费者网上购药的意愿越强。线上单价达到八折以下选择网购药品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28.1%。其中,下沉市场消费者对折扣更为敏感,线上单价达到八折以下选择网购药品的受访者比例为29.6%,而高线城市这一比例为26.6%。在高线城市,有17.0%的被访者因为购药方便,仍会选择原价购买,在下沉市场这一比例为15.1%(见图2)。

调查显示,消费者并非一味追求低价,线上药价折扣越大,越容易引发消费者对药品质量的担忧。尤其是线上单价达到五折及以下时,被访者担忧药品质量的比例高达70.8%(见图3)。此外,有15.3%的被访者表示愿意因为便利的原因而原价购药。尤其是儿童药购买者,有19.7%的被访者因为需要或购药方便愿意原价购药。


多途径获取药物信息

在不同层级市场,消费者获得药品基本信息的主要途径呈现一定差异。一线城市被访者从医院医生处获得信息的比例为52.7%,远高于二线及以下城市。二线及以下城市被访者通过药店药师推荐与电商平台购药时的展示获得药品基本信息,则显现出比一线城市更高的比例(见图4)。

值得注意的是,三线及以下城市被访者通过线上药师或医生的介绍获取药品信息的比例较一、二线城市高出3个以上百分点。由此可见,线上诊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下沉市场消费者对药品专业知识的需求。 

普通消费者对专业的药品信息难以判断真伪。调研发现,无论哪个层级的市场都有30%以上的被访者“自己网上搜索”药品信息。如何为大众营造安全、良好的网络购药环境,让消费者获取正确的药品信息,避免良莠不齐的信息轰炸所带来的用药风险,成为相关部门亟需思考解决的问题。


家庭常备药需求突出 

从疫情后网购药品的主要目的来看,被访者主要是为家庭储备常用药(56.0%),其次则是自用(48.7%)。儿童药网购者备药的习惯更明显,占72.1%(见图5)。后疫情时代,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将影响药品终端布局。

下沉市场被访者网购药品目的中,“买些常用药家里备着”(59.7%)和“帮家里需要长期服药的家人购买”(36.3%)的比例明显高于高线城市(52.6%、31.3%),可见家庭常备药是下沉市场消费者更突出的需求(见图6)。

下沉市场被访者常购的前三品类为:感冒咳嗽发热类(46.6%)、补钙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类(27.9%)、增强免疫类(24.0%)。高线城市的前三品类分别为感冒咳嗽发热类(40.6%)、补钙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类(25.6%)、胃肠道消化类(22.6%)(见图7)。


QQ图片20230220112905.jpg

QQ图片20230220112938.jpg

QQ图片20230220112951.jpg


趋势展望<<<


需求之端潜能涌动,增量之端应势而生。《报告》指出,未来第四终端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四大趋势:

1.传统零售药店全面拥抱第四终端。连锁药店企业逐渐看到用户向线上转移的趋势,部分上市连锁企业第四终端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未来将有更多连锁企业向第四终端转型,实现全渠道医药零售。

2.短视频流量潜力待释放。从日活跃用户数来看,抖音、快手和阿里、京东的差距非常小;从日使用时长来看,抖音、快手甚至遥遥领先阿里、京东。不过,从GMV(商品交易总额)看,抖音、快手的GMV都不及阿里的1/10。

3.流量分化成为必然。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短视频、社交平台、O2O渠道都会分走传统B2C电商的流量。连锁巨头企业的自营官网、小程序等也会分走流量。此消彼长,传统B2C流量由于基数大,3~5年内仍然占据第四终端的主导地位,但其他流量的话语权将持续上升,流量分化成为必然。

4.数字技术驱动第四终端进化。第四终端的升级迭代与数字技术、定位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未来,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逐步在大健康领域落地,可望解决目前数字医疗面临的诸多挑战,将给第四终端乃至整个医疗体系带来全新变化。


★★★ 结语 ★★★


2023年新春来得特别早,复苏春意已经袭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估,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9%(2024年上升到3.1%),中国经济增长5.2%。中国经济将乘风而起!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创新者的使命从来不是坐等机遇垂青,而是敏锐捕捉经济气候中那些回暖的信号,即使在寒气中也能捂热初心,用变革的热能旋动起飞的风口。第四终端崛起,将为促进公众健康、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暖流。

2023,去有风的地方,愿医药产业飞得更高!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