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异地就医需提升统筹层次

发布时间:2023-02-13 13:32:24作者:本报综合来源:医药经济报

推进基本医保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是完善医保制度、解决群众突出关切的重要惠民举措。日前,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2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有关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3812.35万人次,基金支付809.19亿元。

专家表示,在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面,我国仍面临医保统筹层次低、各地支付方式以及医疗标准不统一等挑战。建议继续提升统筹层次,完善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规模连年上升

根据国家医保局、国家财政局2022年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2025年底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门诊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达到50万家左右。

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2021年)显示,2018年全国异地就医人次达到6000余万,但全年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仅131.8万人次,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也仅为15411家。

此后多年间,异地就医规模持续上升,至2021年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超过1亿人次,异地就医费用4648亿元,当年享受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增至1390.19万,增速翻倍。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截至2022年12月底,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8.87万家,定点零售药店22.62万家。2022年1至12月,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243.56万人次,比2021年增加2040.27万人次,增长169.6%。

完善协同机制

2023年被视作异地就医政策实现全国范围统一的新阶段。今年1月1日,《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实施,对范围对象、登记备案、支付及报销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多地陆续发文跟进,如天津印发《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办法》,明确异地就医备案办法、医疗费用支付标准及支付办法等事项。

规则统一只是第一步。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不仅是医保基金结算的系统,更大程度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医疗保险管理理念的变革,管理流程的再造,乃至管理体系的重构。

对此,有专家建议,无论是住院还是门诊的异地就医,根本在于进一步提升统筹层次,加强跨部门及统筹地区的协作交流,促进省内医保政策衔接和待遇支付标准统一。

各地区可界定异地就医政策“合理性”的医保评价标准,建立自身的政策目标任务。如明确鼓励什么状况的病人可以留下,保证什么样的病人转到省市一级的医疗中心,保障哪些病人可以跨省转出就医等,以便更好地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随着国家医保数据中心的建设与数据采集的日益丰富,业内人士建议,开展针对疾病全周期(发病-治疗-康复-治愈/好转)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能更全面地了解该疾病对家庭、医保基金以及社会的负担与影响。

(本报综合)

QQ图片20230213133358.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