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提振供应链 诸神无黄昏

发布时间:2023-01-01 01:48:01作者:尤伟清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年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相继出台,药品集采升级、“国谈”的常态化,医院“药占比”的考核、“双通道”的逐步实施,网上药店、网上医院蓬勃,商业健康保险、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无不加速了医药行业业态的不断调整。如何适应时代潮流、顺应行业政策完善,笔者作大胆猜想。 


生产企业:效率创新两手抓


在药品集采和“国谈”常态化的作用下,药品尤其是低端仿制药的利润越来越薄,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创新药的研发动力,低端仿制药的生产应该以规模与效率兼具的药厂为主。效率高,才能在国采中拥有价格优势;规模大,才能确保国采中标后的药品产能,两者兼备的大中型药厂将在药品国采招标中赢得先机。小型药厂在此没有优势,将逐步退出低端仿制药的生产。

但创新药的开发不仅需要漫长的研发周期,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和雄厚的资金支持;若靠购买现成的新药专利则需要更大的资金保证。因此,拥有高端仿制药能力的药厂将是市场的主流,但竞争也将加剧。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疗效确切的药品,或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的药厂方能独领风骚。

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药品研究机构和药学高校,在其新药成果进行转化时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1.将新药专利卖给资金实力大的药厂,直接变现;2.采取委托生产的方式,长期提成收益;3.通过资本合作,将新药专利投入到现成的药厂,获取资本收益;4.通过融资直接开办新的药厂。前三种途径将为目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厂提供新的产品,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


零售企业:线上线下相结合


随着医保定点药店的规范普及,“双通道”品种的扩充,关键是假如药品“零加成”在医院的实质性落地,即使不对医院的“药占比”进行考核,药店在整个药品零售中所占的比重也会大幅增加。

零售药店的经营方式,从经营手段上来分,有网上药店和实体药店;实体药店从组织形式上来分,有单体药店和连锁药店;连锁药店从空间分布来分,有区域性连锁药店和全国性连锁药店。总体来看,就纯实体店、纯网店、线上线下结合店(网订店取或网订店送方式)而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药店将是未来药店的发展趋势,而最有生命力的将是网上药店和全国性连锁药店的无缝对接,其理由不言而喻。为顺应这一趋势,连锁药店的进一步开疆拓土将是必然选择,且连锁药店的空间范围会越广、网点布局会越合理。更多全国性的超大型药品零售连锁公司将应运而生,与网上药店没有挂上钩的局域性连锁药店及单体药店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批发企业:要走转型升级路


传统的以医院和零售药店为销售对象的药品批发企业的处境最为尴尬,其药品批发业务将逐步萎缩。在药品集采倡导“一票制”或“医药分开”的背景下,将彻底结束药品批发企业在医院的药品销售业务。同时,随着单体药店和中小型药品连锁公司生存空间的挤压,针对这类零售药店的药品批发业务也将日益萎缩。与此同时,大中型的药品连锁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采购总量将足以与药厂直接挂钩进行采购,或与专营连锁药店药品批发业务的超大型药品批发(市场)公司进行直接采购,即连锁公司的总部将取代传统药品批发公司的采购功能。

至此,药品批发企业将只有转型升级一条路可走。一要顺势而为、伺机而动、批零兼营。让自己成为自家连锁店的采购中心,同时兼做对外批发业务。二可组织自己的CSO团队,为药厂提供专业的新药宣传、推销和售后服务。其主要客户群为,没有自身营销团队或自身营销团队在市场或品种的覆盖上不全面的中外药厂,尤其是中小型药厂,特别是专注新药生产的新办药厂。

有鉴于此,药品批发企业兼并重组、资本整合还将进一步深化,药品批发企业也将连锁化、层级化,即同一家药品批发企业或同一家医药集团将建立全国药品批发总部、省级药品批发中心、地市级药品批发中心的全国性药品批发网络。不仅如此,未来的药品批发企业将是在资本纽带下形成的集药品生产、总代、批发、零售于一体的批发、零售网络覆盖全国的几家或十几家超大型药企。中小型药品批发企业将逐步萎缩或找到“大树”乘凉。网络覆盖全国、拥有干练的CSO团队的超大型药品企业将是未来药品批发领域的王者,马太效应将在该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观点旨在抛砖引玉,以便引起相关专家和行业的重视和思考,为更好地规划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使其持续健康发展尽一分微薄之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