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穿越周期:基业长青不是偶然

发布时间:2022-12-22 10:35:52作者:杜臣来源:医药经济报

有的企业天生偏爱“秘籍”,做事总想“多快好省”,总想挣快钱。当我们真正回望历史尤其是企业发展史时,往往会发现企业“长青”的路并不相同。就像长寿的人,有的认准吃素、锻炼、忌酒忌烟,有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以说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地步。更让当代经理人有现实感的是各类畅销书,作者都是全球知名专家、国内知名企业家,长时间思考、挖掘和设计企业长寿的秘籍,但当这些畅销书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会发现书中的一些企业已经衰落、被并购甚至倒闭。笔者无意贬低,在笔者刚刚踏入管理领域时,从“纸上谈兵”中汲取了很多营养,打开了通往医药经营的另一扇窗。同时清醒意识到,光靠书中指点亦步亦趋,也很容易把自己和自己所经营的企业带入风险境遇。

即便是植根欧美的跨国药企巨头,其成长经历和源头差别也很大。比如欧洲药企多从化工等其他产业转型或分立而来,美国药企则多由一种药品的开发到四面开花,经过多起并购壮大。中国本土药企早期有不少是从国企改制而来,最近这十几年从零起步,依靠科学家、VC/PE投资成长起来,成为亮丽的风景。

药企长寿特征

笔者深信,那些能够成功穿越各种周期并长寿百年的药企,一定有其独特之处,可以试着从医药领域的共性规律、中国本土环境中医药产业的特殊规律,以及当前产业政策下的普适规律来理解。

成为穿越各种周期的百年药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足够的现金流。不论是Biotech能够从PE/VC融资还是上市IPO融资,或者是Biopharma和Big Pharma依靠自身盈利能力积累现金、保持充足的现金流,都是穿越各种周期百年药企的不二法门。当然,代价就是不能怕所谓资金“闲置”,不会把每份资金都用于投资。

第二,除现金之外,穿越各种周期的百年药企能够在成长中积累人才、经营经验、品牌、技术、产品资源。能够有效积累的前提是战略的一致性,否则就如“熊瞎子掰玉米”,掰到一个丢了另一个,永远都是“从头再来”。

第三,是人才培育能力。进入本世纪的这二十多年,中外药企高管流动性都很大,但是穿越各种周期百年跨国药企的战略、经营体系和第一、第二梯队人才的稳定,使高管流动不至于伤筋动骨。这就是体系和人才培育能力的价值。

当然,新药研发能力尤其是效率更为重要,即第四大特征。在一项涉及医药领域科学突破后的十年内,新药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中间同质化产品和技术肯定不少,只有研发效率高、走在最前列的才有望独占鳌头。

上述四方面做得好,企业就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人才和资本,正向循环。

剖析隐性基因

上述这些特征,对穿越各种周期的百年药企都是显性的,人人都能感知得到,但是对没有达到这样水准的药企往往可望而不可及,原因在哪里?

1.战略 是否能够有足够的韧性和适应性,是否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2.远见 要有穿越市场迷雾认清未来的能力。很多药企是有这个能力的,为什么在经营上看不到这种远见?没有这样的韧性和耐力,往往被眼前的利益锁住了手脚。

3.决策 有限的资源投向哪里,往往决定大的战略成败。一年中,无数个小决策串联起来,就是运营与战略的匹配程度。

4.基因 很多学者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来概括成功基因,笔者觉得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同时必须有足够的成长动力和探索精神。

以上几个方面,都联系到一个共同的命题,就是历届决策管理层深刻理解企业的成长规律。当然还包括其他方面(如掌门人的产生和交接班、技术等),这里不再赘述。

日本和德国都是百年企业数量很多的国家,他们历经了不同的制度和科学技术条件。中国不少药企虽然只有几十年的积累,但一些药企的经营、文化已经培育出不同程度的长寿基因,必须摒弃机会主义,满足百姓用药所需,追求稳健成长,并注重科学和技术进步与注重人才培育。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