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6 01:05:11作者:陈烽来源:医药经济报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做完支架手术之后经常会问:“既然已经做了支架,药能不能停一段时间?”答案一定是“不能”!
在进行支架植入手术后,很多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便觉得以后都可以“高枕无忧”,也不必再服药了。因此不按医嘱用药,以至于在术后几个月又出现狭窄。这是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常见的用药认知误区导致的不良后果。
终身管理
放入心脏支架开通血管,实际上是在狭窄的血管里面放入一个管状弹簧网。这个管状弹簧网将狭窄的血管撑开,能够让心脏需要的血液和能量重新运行起来。
换句话说,放支架只是解决冠脉病变的局部血管狭窄问题,但无法彻底治疗冠心病,也无法阻止整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做完支架手术之后仍需继续服药。且需要终身服药,终身管理。
规范服药
冠心病患者如果想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降低再发病率、再住院率,首先要接受自己必须长期规范进行药物治疗的现实,对药物也要有一定的认知。
药物治疗的目的除了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改善缺血外,还是长期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支架术后的冠心病患者,即使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情况也需要继续服药。
改善冠心病预后的治疗药物通常有以下几种:
1.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缺血性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接受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建议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简称“双抗”)。
即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合用P2Y12受体拮抗剂12个月(国内通常使用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若存在高缺血/高出血风险,可适当延长/缩短药物治疗疗程。
对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术后的患者,“双抗”的治疗方案至少也需要6个月,因此术后患者不应随意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2.调胆固醇类药物:主要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辛伐他汀、匹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依折麦布等。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显著降低缺血风险,目前降低LDL-C的主要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等。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推荐调脂治疗目标为LDL-C<1.8mmol/L。术后患者即使将LDL-C指标调至目标值,仍建议使用小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3.ACEI或ARB类药物:ACEI主要包括赖诺普利、依那普利等;ARB主要包括氯沙坦钾、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些药物是降压药物。但对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支架术后改善预后的患者来说,服用这类药物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等风险。
如无这类药物的禁忌症,大多数术后患者可长期服用ACEI类药物稳定病情。不能服用ACEI类药物的患者,可用ARB类药物替代。
每一位进行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都要谨记“药不能擅自停”。心血管疾病不可怕,只要坚持服药、规范服药,及时治疗,就能更好地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