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建言基药目录调整

发布时间:2022-12-15 14:56:41作者:本报记者 慕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两年一调,设专项目录,落地配套


上一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迄今已有4年时间。今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国家卫健委会同医保、药监部门,根据疾病诊断、治疗基本用药需求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定期评估、动态调整,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这与去年11月印发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中提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坚持定期评估、动态管理,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一致。种种消息源提示,新一轮基药目录调整进入倒计时。

日前,在一场行业会议上,业内专家围绕基本药物制度的调整方向进行了探讨。


QQ图片20221215145648.jpg


从重基层到固根本


在业界看来,基本药物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通过逐步建立和优化,对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医疗卫生资源有限问题,减轻民众经济负担,强化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满足国民基本医疗卫生保健要求,具有重大意义。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张韬指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历经多次修订,基本药物数量不断扩大、结构逐渐优化、药品供应更有保障,基药可及性明显提高。初步实现了控制药品价格的目标,减轻了患者负担。在保障药品可及、降低疾病负担的同时,有效促进药品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由过去的注重‘基层’‘基础’的属性,逐渐演变发展,到如今更加强调‘根本’‘本源’属性,定义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改变。”

近年来,国家层面提出“坚持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药物制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也对我国基药制度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陈永法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基药制度需要与其他医药卫生制度协同联动。

据介绍,我国全民健康覆盖宽度不断扩大,已建立起全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保网。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提出“986”配备政策,“要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的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全民健康覆盖的深度不断拓展,医保目录和基药目录均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统计显示,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大幅扩容品种,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2020年版医保目录新增119个品种,覆盖了要优先考虑的基本药物、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药品和儿童用药,覆盖率明显增加。

考虑到药品的可支付性,陈永法建议,基药目录向医保借力,优先纳入医保。根据我国疾病谱变化,充分运用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理论,动态调整基药目录。


重点关注儿童用药


新一轮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如何适应日益增长和变化的药品需求?

有专家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府际沟通协调,提升政策科学性与衔接性。应以临床基本用药需求为导向,结合我国疾病谱、临床用药偏好等因素对基本药物目录进行结构性调整,可适当扩大整体目录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增设儿童药品目录等专项目录。参考《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的调整周期,将我国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周期缩短至两年。

谈及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目录的建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王晓玲教授认为,制定国家儿童基本药物目录,不仅可以满足广大儿童的临床用药需求,对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的用药行为以及药品生产企业的研发行为等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她进一步表示,儿科的合理用药挑战较大,存在儿童用药信息缺乏、适宜药品缺乏、用药标准缺乏等问题,建议通过遴选机制和临床综合评价助力儿科合理用药,并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和哮喘为例开展儿童重大疾病、常见病的基本用药清单研究,逐步扩展至其他病种。

亦有专家建议,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考核,确保基药政策的落地执行。对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实施合理的激励约束措施。一方面,加大对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奖补力度并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有效提高其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改善集采招标环境,实行较为灵活的配送政策,提高医药企业在基药生产供应环节的积极性与规范性;建立基药社会监督的常态化体系,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基药监督;畅通政府部门与其他主体的沟通渠道,发挥跨部门治理效能;多方协同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基药短缺问题应对能力。此外,加强基本药物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政策落实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