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开源第一!药店挺进业态多元化

发布时间:2022-11-14 14:46:36作者:康忠来源:医药经济报

“占地7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建有中药饮片自动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智能制造工厂……实现年产值20亿元。”近一段时间,上市连锁益丰药房旗下子公司——恒修堂药业有限公司动作不断,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格外引人注目。

时至今日,大型连锁向“上游”延伸涉及生产领域已非新鲜事。2006年10月、11月,大参林分别收购了广东怡康制药公司和广州诺贝华乐制药厂,被视为连锁药店“试水”之举。现在回过头来看,大参林收购药企颇具战略眼光。

当下,除了在并购主战场继续大步迈进,连锁药店正积极开辟“第二战场”——曾经式微的多元化再度成为主流,不过已今非昔比。

新语境下谋求突围

最近上市连锁的三季报先后出炉,与一二季度不同的是,第三季度销售有明显回升。如国药控股三季报显示,2022年1-9月,国大药房营收为166.1亿元,同比增长4.14%;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27.31%。但第三季度的表现抢眼,实现营收55.12亿元,同比增长6.87%;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170.55%。

据了解,不只是国大和上市连锁,许多连锁药店的销售也出现了回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获益于四类药的解禁。不过,由于疫情反复,不少地方的政策又开始收紧,估计将对第四季度销售造成一定的影响。

11月1日,河南开始执行国家第七批集采中选结果,第七批集采药品共60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紧随河南的脚步,各地将于11月陆续执行。去年12月,湖北省医保局牵头十九省,首次开启中成药集采,大部分药品价格降幅30%~50%,中药集采的常态化与扩容也是必然趋势。

连锁药店的医保定点门店占比大约七成,大连锁的比例高些,尤其上市公司,有的医保定点门店甚至占总数的九成以上。目前,允许医保定点药店对集采药品加价15%的省份不多,大部分要求“零差价”销售,医保定点药店的利润下滑在所难免。

连锁药店积极参与集采、增加“双通道”门数量、加入处方流转平台等举措,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引流,为销售相关品类或带动其他品类销售创造机会,不过可能弥补不了因药价下降带来的利润损失,还是要靠开辟新的“开源”渠道。于是,多元化重新进入连锁药店的视野。

此轮的多元化,不是药店的战术性“试水”,而是在医药新环境背景下的战略性“突围”。如在2021年1月,老百姓用400万元收购了以互联网医院为主的广州市新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意图深远。

从品类到业态打造

早些年的药店多元化,主要是从知名超市引进高端人才,增加化妆品、洗护用品、日用品等非药品类,如今的非药品类多元化,更多是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而且许多是定制自营。

2021上半年,老百姓的自有品牌超600个,销售额达8.2亿元,同比增长101%,毛利额增长111%;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超15%,较上年同期增长7%以上。假以时日,连锁药店的非药自有品牌相信也会大量增加。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心堂大规模发展个护美妆产品。2020年11月,一心堂在海南自贸港中心城市海口开设首家药妆店,涵盖护肤、护发、彩妆等品类。截至2022年上半年,一心堂的个护美妆产品销售涉及产品层次36种,布局云南省内20个分部进行推广并设置657个专柜,销售突破1亿元。2021年10月,一心堂与云南体彩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始在其门店销售中国体育彩票,此后又与山西福彩中心、广西福彩中心达成合作,截至2022年8月,已在三地近500家连锁药店增设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销售业务。对于该新模式,一心堂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为可以“吸引和扩大更多潜在消费群体,提升顾客进店频次,增加门店销售促成机会,实现公司门店众多的网点价值”。

从表面看,此轮药店的多元化与过去的多元化是品类的差异,而本质的差别在于业态的多元化,即公司的经营策略发生重大调整,如向医药产业链上游延伸建厂,甚至跨出药品行业。

老百姓、大参林、益丰等大型连锁都已设厂推出自己的中药品牌,在上市连锁的示范作用下,估计今后还会有连锁药店加入开办或收购药厂的行列。

上市或区域大型连锁正以每年增加几百或上千家的门店扩张,随着规模迅速壮大,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增加利润空间,这些连锁已经不满足于立足药品零售行业,把发展的目光转向其他领域。如2021年8月,一心堂注资1200万元成立一心便利连锁(云南)有限公司,通过收购,其规模在当年便达到近百家。

据悉,有的大型连锁通过股权收购、转让、增资等方式,控股新公司,已经开始进军保险行业。

开源之路顺理成章

从连锁药店近几年的表现来看,开设互联网医院也好,收购生产企业也罢,都是在用实际行动逐渐摆脱门店的经营局限,向多渠道、多领域的方向发展。

某药店曾誓言绝不涉足其他行业,事实证明这家连锁食言了。因为当时正处于发展上升期,只要开新店就可以赚钱,而现在不同了,药店“内卷”白热化不说,还有电商巨头“跨界”抢食,再加上药品集采的常态化和不断扩容,单店的客流和利润双双下滑,必须“开源”新路。

以开厂为例,药店直接掌握生产权和定价权,利润空间大幅度提升,不但可以提供给自己的门店销售,也可以向加盟店供货——这是药店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的必然结果。2022年上半年,益丰建档会员超6200万人,会员整体销售占73.03%。截至2022年9月30日,老百姓加盟店有2965家,加盟业务配送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9%。

由于药店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因此在品种的选择上可以更接地气。

从品类的多元化转向业态的多元化,反映出药店性能的转型,从以商品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其涵盖的范围也由原来的经营药品为主延伸到大健康领域,不只是增加健康产品,还有相关的健康服务。

2022年5月,一心堂与招商银行昆明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双方会员权益的发展、会员互换、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等相互赋能。

企业做大规模后如何发展,美的是一个典型案例。由于空调市场饱和,美的在做好空调的基础上,积极延伸到各种电器,早早进行多元化布局,去年实现营收3434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290亿元。相比之下,它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由于一直专注于空调市场,增长由此变得缓慢,去年营收同比增长不足12%,两者正在拉开差距。

药品零售市场也是如此。从数量来看,每店服务人数已降至2400人左右,但大连锁还在快速开店,其实挤占的是其他药店的市场份额。这种扩张终有尽时,且并非没有风险,因此尝试向业态多元化发展顺理成章。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