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六巨头紧拥O2O抵御寒气

发布时间:2022-11-02 16:59:08作者:本报综合报道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几大药品零售连锁上市企业发布了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扩张整合、品类结构优化、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成为报告中透露的关键词。

总体来看,2022年三季度,大部分上市连锁业绩增长强劲,除漱玉平民利润有所下降外,其他五家上市连锁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在经济大环境和疫情扰动之下,医药零售行业呈现出高韧性。


QQ图片20221102165828.jpg

QQ图片20221102165843.jpg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门店扩张:深耕与拓外


受政策鼓励和扶持,行业整合态势加速,连锁率和行业集中度提升仍是主旋律。在此过程中,头部连锁门店网络持续优化,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六大民营上市连锁门店共47466家,较2022上半年新增3079家门店。其中,老百姓门店数达10327家,直营门店7362家,加盟门店2965家,营销网络覆盖全国20个省级市场。根据三季报,老百姓前三季度新增门店2214家,直营新增1342家(华中区域926家),加盟新增872家。新增门店以中小成店(社区店)为主,绝大部分位于地级市及以下市场。1-9月加盟业务配送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9%。

益丰门店总数9781家(直营门店8028家,加盟店1753家),覆盖10个省市,较年初净增门店1972家。加盟业态发展速度较快,并继续以中南、华东、华北为深耕主市场,截至2022年三季度,上述地区门店数较年初分别增长32%、16%、31%,华东地区由于疫情原因,扩张速度稍缓。

大参林自建门店显著提速,加快从华南走向全国步伐。截至报告期末,共拥有门店9578家(含加盟店1727家),覆盖全国16个省。其中,前三季度净增门店1385家,自建和加盟门店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收购则集中于华东、华中及其他地区。1-9月加盟及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19亿元,同比增长55.12%,实现毛利率9.18%,同比增长0.75个百分点。

一心堂直营门店数量为9164家,净增加门店604家。其中云南省以外门店达到3944家,占比43.04%,省外门店规模建设持续加强。

健之佳门店总数为3983家,净增门店939家。深耕西南的同时拓展重心向川渝桂地区倾斜,并将中期、长期的目标市场确定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持续集聚的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

漱玉平民门店数为4633家,直营门店3098家,加盟门店1535家,2022年前三季度新增加盟门店786家。


自建、并购和加盟仍是上市连锁驱动门店快速、稳健扩张的主要方式。今年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核心区域深耕细作加速,门店数量渐显规模,市占率提高,拉动收入与坪效稳步提升;二是加速将触角转向全国其他区域,寻求发展新契机;三是对大型并购更加慎重,轻资产模式的加盟受推崇,通过赋能提升经营中小药店经营管理质量,带动业绩增长。


线上线下:加速再融合


疫情影响下,顾客的本地化和线上消费习惯趋势加快。作为线下购买渠道的补充,如何通过新零售业务带来新的业务增量成为药品零售企业的共同诉求。从已披露的数据看,上市连锁线上业务均处于高速增长期,线上线下业务呈现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2022年前三季度,老百姓线上渠道实现销售额超9亿元,同比增长81%。O2O外卖服务门店7737家,24小时门店达500家。第三季度在美团和饿了么的全国排名分别为第二和第四,进入第一梯队。私域方面,围绕小程序“一键搜购”深耕细作,第三季度销售环比增长 93%。并积极与微信支付、支付宝小程序、字节跳动健康等进行跨界合作,增加多渠道运营。

大参林O2O送药服务覆盖全国门店超过7639家,上线率超85%。健之佳持续推行B2C、O2O、佳e购、微商城等全渠道营销,2022 年1-9月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总计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65%,增速高于门店线下销售增长率,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 20.28%,较2021年的16.78%增长 3.50%,竞争优势逐渐形成。其中,第三方平台O2O业务1-9月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43%。

近两年,药店越来越重视O2O的发展,O2O门店覆盖率逐渐提升。米内网发布的《中国零售药店O2O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约有20万家药店加入O2O,占全国零售药店总数的1/3。2021年零售药店O2O的销售额达202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444亿元。如果线上医保开放,份额还将进一步提升。


O2O业绩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对区域配送能力和用户体验、服务的比拼。从用户画像看,80后、90后是线上消费主力,他们对履约能力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药店,药企、互联网巨头也在争夺流量源。今年《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出台,药品终端销售环境更加规范和明晰,有利于线上线下企业一致监管。 未来,线上线下加速打通融合,加大门店服务半径,运用自身专业化服务能力、规模化的运营模式、供应链优势,带动各项增值性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将是药店做好线上增量客户留存的关键。


自有品牌:对冲止下滑


药品终端销售规模在经历2020年下滑后,2021年恢复增长,零售药店渠道在此过程中增长稳健。2021年我国城市实体药店市场销售额达到4405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处方药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占比由2019年的50.3%增至2021年的53.6%,年销售额超2300亿元。

处方药在院外零售市场增量明显,利好优质主流连锁是行业共识。2022年前三季度,大参林中西成药、中参药材、非药品分别实现收入105.41亿元(+25.98%)、17.93亿元(-1.50%)、20.87亿元(+20.04%),中西成药增长较快主要系处方外流带来的处方药及DTP品种的销售快速增长,以及去年被限制销售的四类药品在今年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逐步恢复上架。

在“带量采购”“双通道门店”“处方外流”等政策支持推进下,为了更好承接处方外流红利,头部连锁进一步加强院边店、双通道资质门店、达标药房等项目的申请及建设推进。截至报告期末,健之佳直营门店中已取得各类“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药店达 3547家,占药店总数的 96.10%。开通各类慢病医保支付门店529家;较 2021 年末的270家净增加 259 家,同比增长95.92%;特病医保支付门店99家;获得双通道药房资质门店121家。

益丰取得各类“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药店 6936家(含特慢病统筹医保定点门店1194家),占公司门店总数比例为86.40%。老百姓的医保门店占比91.65%,院边店占比约10%。拥有具备统筹医保报销资格的特殊门诊店789家、“双通道”门店181家,承接处方外流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为后续吸引顾客增加交易频次和促进业绩增长提供条件。


近日,院外处方越来越受到监管机构的关注,多个省市发布文件要求加强对药店的处方药销售监督检查,意味着院外处方流转规范化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如何在规范化前提下深挖院外处方的产业链价值成为上下游的新课题。

长期来看,处方药占比提升将导致行业毛利率下滑。漱玉平民在报告中表示,三季度利润下降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毛利率较低的DTP商品销售占比增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大于其对应的净利润增长幅度”。

对此,老百姓通过调整品类结构如重点发力OTC维矿类、养生中药及个护类自有品牌商品,以及提升上游议价能力来维持毛利率的相对稳定。三季度自有品牌产品销售5.84亿元,同比增长24.3%,毛利率同比增长27%,销售占比超过19.8%。

健之佳也加大了贴牌商品的引进力度以减缓毛利率下降,产品选择主要考虑产品的销售增长前景及知名品牌的合作意愿,包括常用药品、中药材、保健品、生活便利品等,三季度贴牌商品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2.60%。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