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湿性AMD眼药精锐尽出战势酣

发布时间:2022-10-26 11:20:26作者:石军来源:医药经济报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两种常见的视力丧失类型,其市场一直由再生元(Regeneron)的巨头产品Eylea(阿柏西普)——一种新型玻璃体内注射用VEGF抑制剂主导。尽管市场上还有其他治疗选项,包括罗氏的诺适得(Lucentis)和标签外使用的抗癌药物安维汀(Avastin)。但Eylea一直是最畅销的药物,该药也成功抵御了新的市场威胁,如诺华的Beovu,并且见证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在临床试验中遭遇失败。2021年是该药首次获批之后的第十年,Eylea在美国市场上创造了近60亿美元的销售额,在全球创造了90多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使其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医药产品之一。

罗氏分羹遇阻

不过,Eylea的疾跑可能已经接近尾声。今年,美国FDA批准了诺适得的两个生物类似药。其中一个由Coherus BioSciences公司开发,被FDA授予“可互换性”的资格认定,这意味着,药剂师可以用它来代替品牌产品。

与Eylea相比,注射频次更少的治疗方案也在取得进展,包括罗氏目前的两个治疗选项:可再填充植入物Susvimo与可注射性抗体药物Vabysmo。

分析师们一直密切关注Vabysmo的市场潜力,该产品最近几个月撬动了Eylea的市场份额。而RegenXBio和其他公司开发的基因疗法也正在取得进展,这些疗法旨在通过单一治疗提供持久的益处。

Vabysmo在今年年初获批用于治疗湿性AMD,并在第一季度推向市场。该药被外界认为是每年销售额高达90亿美元的Eylea的真正竞争者。但是,该药似乎还要与其他治疗药物展开竞争,而不仅仅是抢夺Eylea的市场份额。在美国以外地区,Eylea由拜耳负责销售。

市场调研机构Spherix公司预计,Vabysmo所占的市场份额将在未来6个月内翻一番。Spherix在有关这次调查的新闻稿中指出,到目前为止,Vabysmo只获取了最初所预计的市场份额的一小部分。根据罗氏7月份公布的消息,Vabysmo在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为1.09亿瑞士法郎(约合1.12亿美元)。罗氏在投资者报告中表示,Vabysmo在市场上表现出了极好的吸金能力。不过,这并不能够清晰地描绘出它的整体发展轨迹,因为现在只是该药推向市场后的一个季度。

不过,在眼科医生眼中,Vabysmo也有不足之处。Spherix表示,所谓的不足肯定不是疗效问题,因为半数的医生认为,Vabysmo在这一领域的表现要优于Eylea,而且Vabysmo持续作用时间更长。Spherix发现,没有永久J代码(账单代码)让Vabysmo的报销变得更棘手,这是罗氏这只品牌药物向市场渗透的一个主要障碍。

Spherix在调查报告中表示,保险/报销问题是阻碍该药应用于湿性AMD的主要障碍,对罗氏来说,获得J代码可能会让针对Vabysmo的有利预测变成现实。

罗氏的另外一款产品Susvimo开局比较惨淡。该产品作为湿性AMD的外科植入物,于去年10月获得了FDA的批准。

尽管获批时间将近一年,Spherix发现,这款产品仍然不太具有吸引力。Spherix认为,阻碍该产品攫取市场份额的因素不少,比如,Vabysmo等新型非侵入性药物可以提供更长的作用时间,以及市场对选用Eylea等久经考验的品牌的更高剂量规格还抱有很高预期等。雪上加霜的是,罗氏日前推出了自愿召回Susvimo的计划,原因是该产品存在生产问题。在10月18日的一次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罗氏制药首席执行官Bill Anderson解释说,这个问题与隔膜(端口递送系统给药装置上的密封膜)有关,它本来可以防止药物在注射后泄漏。但是,在重复给药后,这种密封膜可能会失效。

罗氏希望对生产工艺做一些修正,在确保Susvimo有更高的可靠性后尽快将其重新投放市场。

解决这种生产问题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重新将该产品推向市场则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再生元应对法

除了挣脱J代码的束缚和获取药剂师的用药信任,罗氏还需要应对来自Eylea的一项有潜力的新试验结果。9月初,再生元刚刚公布了针对其更高剂量8mg版Eylea的最新研究数据。这让再生元的角逐拉力又增一分。

采用更高剂量的Eylea,这正是再生元的应对策略。该公司一直在开发8mg剂量的用药,是现有Eylea剂量2mg的4倍。再生元力图证明新版本同样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而每年仅需注射3~4次。

9月8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再生元似乎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阿柏西普8mg制剂,12周1次和16周1次给药治疗新生血管(湿润)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DME患者的两项全球关键Ⅲ期研究——PHOTON和PULSAR,在第48周时达到主要终点。这两项关键研究的成功意味着阿柏西普8mg制剂可将治疗间隔从每2个月1次延长到每4个月1次。再生元还在一项试验中招募了DME患者,在另外一项试验中招募了AMD患者,给他们常规使用现有的Eylea治疗方案,或者每3、4个月使用1次高剂量版本的Eylea。测试高剂量的Eylea能否帮助患者看见视力表上更多的字母,以及是否可以与现有Eylea相媲美。

在DME试验中,使用常规(2mg)Eylea的患者在48周之后平均多看到视力表上9.2个字母,而每3个月接受一次高剂量制剂的患者为8.8个,每4个月接受一次的患者为7.9个。同样,在AMD研究中,使用常规Eylea的患者在结束期可以多看到7.6个字母,而其他两组患者分别为6.7和6.2个。

RBC Capital Markets公司分析师Brian Abraham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导致相应数据有微小减弱,这一结果可能会影响市场对8mg剂量Eylea的整体看法和潜在市场转换。但他补充说,尽管如此,其仍符合该研究的非劣效性标准,近90%的DME患者和77%的湿性AMD患者能够在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情况下,每年接受3或4剂治疗48周,这个改善就可能支持该产品获批。

Piper Sandler公司分析师Christopher Raymond说:“我们认为这些数据正在改变游戏规则,不仅回击了Vabysmo的威胁,而且让Eylea特许经营产品重回攻势,从而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不过,这场市场争夺战如何展开,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观察。

国内开发格局

在国内眼药市场上,诺华、康弘药业、拜耳的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和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三大重磅抗体产品占据着庞大的细分市场。2017年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纳入医保,2018 年阿柏西普在中国上市,均属于新生血管性湿性AMD的一线治疗手段,而且已批准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药物均为单特异性抗体。

总体来说,国内对湿性AMD药物的研发相对较晚。截至目前,靶向VEGF抗湿性AMD药物除康弘药业已经上市的康柏西普以外,其他产品大多处于Ⅱ/Ⅲ期临床研究阶段。

2020年9月,CDE发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AMD已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参与这一领域的制药公司有荣昌生物、复宏汉霖、亿胜生物、贝达药业、信达生物、华博生物、苏州思坦维生物、李氏大药厂、百奥泰等。

其中,2022年4月19日,复宏汉霖宣布,在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中,其与亿胜生物合作开发的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HLX04-O在澳大利亚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该药拟用于湿性AMD患者的治疗。另一项在湿性AMD患者中开展的针对HLX04-O的Ⅲ期临床研究已于2021年11月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在9月9-12日召开的第38届世界眼科大会(WOC 2022)上,荣昌生物公布了一项开放标签单臂Ⅰb期剂量扩大试验。该试验评估了RC28-E用来治疗湿性AMD的疗效和安全性。RC28-E是荣昌生物开发的全球首创VEGF/FGF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试验显示,使用该药的患者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视力和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而且Rc28-E对此前接受抗VEGF治疗和PCV(眼底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均有效。目前,RC28-E正进行治疗湿性AMD、DME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Ⅱ/Ⅲ期临床研究。

相信随着药企在眼药市场的深入耕耘,国内眼药亦将形成亮眼的竞争格局。

相关<<<

冲锋,阻击“地图状萎缩”

湿性AMD可能引起一种不可逆的眼病——地图状萎缩,黄斑受损会导致该类患者进行性视力丧失,一旦发生损伤,视网膜细胞就会消耗殆尽并死亡,形成疾病特征的斑片状病变,全球大约有500万人受此影响。AMD有多种恢复视力的治疗选择,但地图状萎缩一出现则无法停止视力的下降。

阻断补体系统疗法

Iveric Bio和Apellis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产品试图改变现状。

两家公司都在开发阻断补体系统激活的注射性药物,补体系统是人体先天性免疫反应的一部分。相关药物试验呈现出减缓地图状萎缩患者眼中所发现的病变或疤痕组织发展的迹象。

在两项Ⅲ期试验中,Iveric的药物Zimura达到了研究目标:病变尺寸出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减小。Apellis的治疗药物Pegcetacoplan在两项后期研究的一项中也实现了这一目标。相对来说,Zimura在两项关键试验中未发现眼内炎症,这或将成为其潜在优势。

Iveric计划在2023年第一季度末向FDA提交申请。与此同时,Apellis开发的药物目前正在接受美国FDA的审查,FDA预计将在今年11月26日之前对其药物做出审批决定。

JNJ1887基因疗法

虽然参与地图状萎缩(GA)治疗领域的后期药物开发商都在冲向终点线,但强生公司旗下的杨森公司(Janssen)正在采取一种更加谨慎的做法,希望开发出能一次性解决问题的药物。

今年晚些时候,这家大药厂将把收购Hemera Biosciences公司的一种研究性基因疗法用于地图状萎缩患者的一项Ⅱ期研究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0月1日,杨森美国眼科学会(AAO)年度会议上公布了早期安全性数据。而在此不久前,竞争对手Apellis和Iveric Bio刚刚公布了它们自己更详细的Ⅲ期研究数据。

与Iveric Bio和其他公司相比,这种被称为JNJ1887的基因疗法是在补体级联反应结束后进行的,针对膜攻击复合物。到目前为止,这种基因疗法在Ⅰ期研究中注射到了17名患者的一只眼睛中。杨森表示,在为期两年的随访中,Ⅰ期研究在所有三种用药剂量递增的安全性方面达到了主要终点。这种基因疗法获得了FDA的快速通道资格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先进疗法资格。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