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抗菌药目录优化需精准施策

发布时间:2022-10-24 14:09:45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科伦药业发布公告,奥硝唑注射液、泊沙康唑肠溶片两款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的药品注册批准。不久前,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国药致君提交了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的4类仿制上市申请,有望冲击国内首仿。江苏正大清江制药的头孢克肟片以补充申请获批过评,成为该产品第4家过评企业。

截至目前,已有十多个全身用抗细菌药品种满足第八批国家集采条件。数据显示,国家已开展的七批集采中,合计36个抗菌药品种被纳入。在业界看来,抗菌药是一类特殊药物,在完成集采任务量的要求下,如何继续提高合理用药管理、优化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是关键。

精细化管理集采品种

近年来,在限输、限抗及集采等系列政策规制下,全身用抗细菌药市场持续承压。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全身用抗细菌药销售规模超过1200亿元,同比增长2.55%。作为集采的重点对象,头孢类抗菌药近年来销售规模持续萎缩,但依然处于抗菌药市场领先地位,2021年市场份额高达46.77%。青霉素类抗菌药市场排名第二,2021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2.15%。由于主力品种相继纳入集采,喹诺酮类抗菌药2021年销售额同比下滑18.26%。

“抗菌药物是国内耗量最大的药物之一,不合理使用现象仍然存在。随着国产常态化,抗菌药物纳入集采的品种数增多。”日前,在一场主题为抗真菌药物管理与合理用药的合理用药专家研讨会上,山东省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莉表示,医疗机构任务量很难完成的药品集中在几个重症治疗领域,如抗肿瘤药、抗菌药物、抗凝药。为实现带量采购科学管理,国家层面减少抗菌药物集采比例,并加强监管。

据了解,国家医保局曾回应:医保部门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的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针对抗菌药物的采购和使用作出了专门安排。将指导医疗机构充分考虑临床需求,包括抗菌药物的特殊性、药品之间的替代性、临床技术发展等,使约定采购量更加符合临床实践。同时,与其他药品相比,国家组织集中采购的抗菌药物带量比例降低10%,以便更好地管控抗菌药物的使用。

如何进一步优化目录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一直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其中,要求医疗机构要结合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优化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制订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处方集时,除按规定保证品种规格数以外,遴选同类药物时应当选用安全、有效、经济和循证证据充分的品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临床应用室主任杨帆表示,“医院抗菌药物目录的优化是合理应用的重要基础。国家卫健部门严格限制医院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数,但也允许备案增加,同时部分重要老品种不计入品种数。评价抗菌药的要素应包括更好的抗菌作用、药物动力学、安全性、性价比等。可优先选用国家基药目录、医保目录的药物,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集采品种。确保抗菌药物类别的多元化,延缓耐药。对同类药物进行比较,确保主流品种(优效、安全、循证医学证据多、权威指南推荐),淘汰劣品。”

“抗菌药是一类特殊药物,应实现带量采购更科学精细化管理,合理报量,按月放量,鼓励临床综合评价。”张莉认为,各临床科室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层,在优先选用集采中选产品的前提下,按照老病人与新病人、住院与门急诊、长期用药与临时用药、轻症患者与重症患者等类别,细化药品替代使用方案。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