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药龙头:疾风劲草振金秋

发布时间:2022-10-13 09:26:35作者:逄增志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为刚需主体、我国传统医药特色与优势产业,中药板块一直备受关注。

9月30日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受中成药国家集采将启动消息影响,A股中药板块持续拉升,截至收盘,华森制药、龙津药业涨停,以岭药业、精华制药、恩威医药等大涨6%以上,整个中药板块呈现出难得的普涨走势。

中药板块于2022年1月4日新年开盘摸高1190点后,到9月26日探底810.11点,次日大涨4.31%之后走出一波小幅上涨,颇有探底反转势头。10月10日,国庆节后开盘第一天,在A股三大指数大幅收跌的情况下,中药板块小跌0.93%,显示出较强的抗跌性。

而对于有实力、能创新的中药上市公司而言,集采是块“试金石”。

QQ图片20221013092645.jpg

常态化带来确定性

9月30日24时,影响当日中药股价躁动的消息明朗化:由湖北省牵头的多省联盟第二批中成药联盟集采相关医药机构报量结束,29个省份参与,共涉及16个类别42个产品。各品种如何降价还需等后续规则进一步明确。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由于难以进行一致性评价以及质量、疗效无法简单判定等因素,中成药很难纳入集采。现实情况则是,虽然面临一定困难,不少地区还是积极地进行中成药进集采探索:2020年青海、浙江金华、河南濮阳等地率先开展了中成药集采试点;2021年湖北省医保局牵头19个省组成联盟开展中成药集采,有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率62%,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一时引起强烈反响。

与以往相比,本次国采由湖北、北京等30个联盟地区组成了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由湖北省医保局承担联采办日常工作并负责具体实施,同步发布了《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涉及多个独家品种。如成功组织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中成药集采规范化、科学化,由地方向全国迅速铺开。中药集采扩大化、常态化、明朗化,总体来说对整个行业是有利的。

对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政策不确定性、环境复杂多变是最大掣肘。只要政策公开、透明,环境基本稳定,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动力的企业会有应对之策、发展之道。正如此前有专家指出的:“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利好中成药的政策出台,整个中成药行业规模不断壮大;集采推行,除了会淘汰一批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外,对努力开辟新发展路径、不断创新的中成药企业而言将是一次机遇。”

行业龙头强者恒强

9月30日,在华森制药、龙津药业涨停以及以岭药业、精华制药、恩威医药等大涨6%以上的同时,也有广誉远、康惠制药等中药股逆市下跌1.5%左右。这折射出资本市场对中药集采常态化的看法:在部分中药企业承受疫情叠加集采双重影响、盈利能力有一定程度减弱的同时,也有部分中药企业受益,尤其是中成药行业龙头抗压能力突出,强者恒强。

首先,各级集采的政策导向明确:鼓励多研发创新药物、向创新药企转型升级,支持头部上规模企业做大做强。中药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翘楚将承担起创新转型重任。

其次,借助集采市场化手段腾笼换鸟,具备规模、成本和创新优势的中药上市公司有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中药材生长周期较长,生产条件受影响因素较多,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放量;集采政策衔枚疾进,集采药品随之降价,企业利润空间自然被压缩,双重夹击之下,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只能退出市场。

其三,就企业而言,中药集采以价换量换空间,显著降低了企业成本,客观上增加了利润。在减少学术推广费用、销售费用的同时,带量集采也降低了中药进院难度,杜绝了各种灰色费用以及上市公司的违规风险。由重点中药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情况看,2017年以来,片仔癀、以岭药业等企业的毛利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净利润率却呈现上升势头。

其四,从行业角度,中药集采常态化将显著改变国内中药市场格局。一些头部企业上位后,有望抓住机会实施并购整合,产业集中度随之提升,中成药市场洗牌在所难免。

其五,中药集采已经摆脱“唯低价论”,在实践过程中有很多创新。特别是尊重中药生产的特殊性,不再采用价格竞争方式“一刀切”,各地中药集采试点时不仅考虑价格因素,还充分考虑市场认可度、企业供应能力与稳定性、创新能力、招采信用评价、产品质量安全等多维度因素。实际上,不仅中药独家品种降价幅度较小,纳入集采的大部分中成药价格降幅也小于化学药。

中药上市公司业绩方面,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中药板块共实现营业收入1703.34亿元,同比增加1.59%,实现归母净利润163.64亿元,同比降低11.49%;市值TOP7头部中药上市公司(除ST康美)实现营业收入829.60亿元,同比增长1.47%,归母净利润89.38亿元,同比增长4.88%。头部中药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且远超整个中药板块的净利润增速,说明行业龙头经营质量有所提高。

积极应对才是上策

中药集采已经展开,各地跟进全国推广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为上策。

调整两个结构 产品结构方面,集采品种要做大规模、降低成本,增强参与集采竞争话语权;非集采品种要提高“集采免疫力”。人员结构方面,还要根据产品集采战略及时调整营销模式,精减营销骨干队伍并向新业态、新领域倾斜等。

推进两大战略 一方面,对已经占领市场的拳头产品进行“二度开发”,在治疗范围、用量等方面做到更科学有据;另一方面,积极在传统中药产品中寻找新出路。如丽珠药业正在重点推进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新药、剂型改良型新药、院内制剂中药1类新药等新产品研发及布局,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后,盈利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

研发两个方向 一是积极研制开发独家品种和创新中药品种;二是积极进入新领域,发展新业态。

独家品种、创新中药是中药企业的“命根子”。以往中成药企业喜欢围绕剂型做创新文章,但集采淡化了剂型分类,主要按照产品的功能主治、给药途径和成分分类。因此,企业应集中优势资源投入有临床价值的创新中药研发,或挖掘老产品新用途、研发改良型创新中药等。

企业还可跟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新路径:1.研发能力强的,可以向高端仿制药、化学药、生物药等方向转型升级,打造属于自己的新“护城河”。如香雪制药子公司香雪精准医疗2019年6月与金斯瑞签署了针对细胞治疗产品载体开发生产的CDMO合作协议,2020年9月就获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2.产品赛道储备丰富的中药企业,可以向大健康产业转型,拥抱大消费市场,毕竟大健康赛道的成长空间可观。

更大受益更多惊喜

无疑,整个中药行业正在迎来政策面的极大支持。2021年2月《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中药促进政策28条”,2022年3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了10个方面重点任务……各省市落实国家政策的进程明显加快,资本市场也将随之而动。

医保目录新一轮调整,中成药大比例入围且试点取消限定支付范围。9月17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343种药品正式通过形式审查,中成药占比进一步提升,目录外中成药个数较2021年增加87.5%,目录内中成药个数增加47.8%。中成药进入医保步伐加快,国家医保局决定逐步将目录内原有支付限定的药品开展医保支付标准试点,政策倾斜明显且力度继续加大。

中药板块调整已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中药集采是块“试金石”,历经磨难的中药产业正在走上持续稳定发展之路,优先受益的中药上市公司有望给业内带来更多惊喜。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