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焕新·共生,奏响行业立春序曲

发布时间:2022-09-28 14:19:33作者:秦艽来源:医药经济报

2022中国医药健康领袖峰会在沪圆满召开


2022年9月20日,第85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启。全国药品交易会(PHARMCHINA)是中国医药制剂与大健康领域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以下简称“药交会”),汇聚着医药产业丰富的工业和产品,凝聚了产业链各方资源。今年,药交会带着对产业的责任与担当如期召开,更加令人期待和瞩目。

同期,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及国药励展共同主办了2022中国医药健康领袖峰会暨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论坛(以下简称“立春会”)。

“立春会”以主旨大会及中药产业论坛、院外市场论坛、CSO论坛、全域营销大会、医美大会等多场分论坛的形式亮相。政府领导、行业协会、资深行业专家、品牌企业领袖,从政策环境、市场趋势、跨界机遇等多个维度,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医药集团党委副书记、国药励展董事长杨柳,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清,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石晟怡,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执行会长潘广成,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福建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陈安生,汕头市政府副秘书长洪悦浩,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蒋金琪,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彦,天津医药集团董事、总裁张铭芮,现代制药董事长周斌,太极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俞敏,罗欣药业董事长刘振腾,通用技术中国医药总监吕和平,幸福制药总经理倪娜,九芝堂常务副总经理刘春凤,安徽贝克常务副总经理王哲,振东制药总裁杨连民,广州医药总裁、党委副书记陈光焰,甘肃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阳,华氏开元常务副总经理郭春雷等嘉宾与品牌企业代表共同启动了此次大会。


QQ图片20220928141221.jpg

QQ图片20220928141244.jpg


洞见行业趋势,探求产业发展新通路


QQ图片20220928141314.jpg


近年是国家医药卫生改革以及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政策频出的时期,从鼓励创新到各个环节的强化监管,对行业的发展生态、市场竞争格局、企业发展模式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化。如今,政策明晰、方向确定。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引擎燃动,行业更需要借助医改和医保专家的高瞻远瞩,掌握变局时代的先机。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原院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在演讲报告《中国医保改革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中指出,未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规范统一,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优越性充分显现;逐步构建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医保制度逐步实现统一,完善医疗保险筹资机制,确立适度保障的待遇确定与调整机制;基本医疗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医疗服务价格从行政主导向市场机制转变,商业健康险成为重要补充,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从医院市场格局、推广三明经验、增强卫生服务能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四个维度提出要求,企业必须顺势而为,进行战略转型,创新药、仿制药的市场格局,院内、院外的市场格局迎来根本性的变革。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作题为《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及影响》的演讲报告。

金春林认为,对企业来说,一方面,要坚持市场主导,增强价格决策能力,理性报价,公平竞争,“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等扰乱集中采购秩序的行为将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并受到相应处置;另一方面,需加快创新。此外,金春林还提醒,中标企业和未中标企业在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均需严格把关,中标企业需考虑药品供应风险;对于未中选企业,尽力维持有必要的生产活动,通过扩大下游渠道销量、开拓医药电商、院外药店渠道、自主下调挂网价格等举措提升市场竞争力。


顺应时势风向,谋求有力布局新常态


QQ图片20220928141345.jpg

QQ图片20220928141408.jpg


当前医改进入新的阶段,药品带量采购、高值耗材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谈判等都在加快实施。疫情的发生,政策的不断加持,都在持续推动着医药创新研发,以适应公共卫生需求的不断变化。

当天下午会议现场,艾昆玮管理咨询执行董事徐鹏围绕2022年全球和中国医药市场商业表现、全球研发管线现状,做了精彩分享。

徐鹏认为,新常态下行业发展要取得成功,有以下四个要素:

一是关注新兴市场,在中国市场要进一步优化国内研发布局,如技术平台、疾病领域等方面,并进一步考虑布局土耳其、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

二是多渠道布局。

三是打造卓越新品上市,更早打造有区隔力的品牌。

四是多元化合作、整合优势,建立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深度圆桌对话,碰撞企业战略增长点


带量采购的全面推进重新定义了仿制药市场,在市场结构方面,“腾笼换鸟”效果日渐显现,过去五年临床用药前20位的品种已经充分洗牌,如何推动销售增长和结构性改变去捕捉机会是关键点。当天下午,大会邀请了本土企业、跨国企业、商业流通企业代表,围绕VBP后的院内市场展开了一场深度的“圆桌对话”。

面对集采从“4+7”发展到今天逐步扩围及常态化的现状,恒瑞医药副总裁徐宜富认为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责任;二是转型,更注重高质量创新;三是不断通过创新走向国际化。

阿斯利康助理副总裁李树鹏认为,面对集采,除了更多新产品引进外,要对国内市场抱有信心,最关键还要以患者为中心。

上药控股副总经理唐鹏程认为集采不会让整个市场萎缩,流通企业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市场的结构。

康缘药业副总经理潘宇认为,集采对企业和医院端带来重构,对患者来说除了获益以外也存在用药依存度改变及品牌认知重建问题。

诺华肿瘤商务部负责人辛会毫指出,除了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外,要抛弃幻想,积极拥抱国家集采。针对VBP前后,对一个企业营销的改变及产品落标后的应对,各位参与代表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面对目前形势,大家更多谈到的是责任、信心、激情,企业没有观望侥幸。

从2015年开始的中国医药新政改革,让中国新药研发注册走上更多与国际接轨之路,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同时又面临问题和挑战。药智网创始人、副总裁李天泉在会议现场通过数据展示了行业发展趋势,并揭示数据背后的逻辑,寻找中国创新药的机遇。    

李天泉指出,中国创新药发展,未来将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走国际化的道路。二是寻求合作,通过合作获得创新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授权。三是建立创新体系,企业要通过建立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所长助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杜向阳在会上分享了《从上市医药公司的战略布局构想未来医药企业的星辰大海》课题。从三个方面即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国内创新药的发展、国内药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未来国内药企发展之路的选择做了深度解读。

杜向阳认为,国内制药企业面临三大机遇:一是政策大力支持国内创新药发展;二是授权合作(License)是近年来制药领域非常流行的一种产品引入方式;三是CXO全方位助力创新药研发,为新药研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同时也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二是PD-1赛道拥挤,同质化严重;三是准入政策+医保谈判,创新药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他认为,制药企业未来发展之路有以下趋势,即技术趋于成熟,差异化创新破局。如ADC是精确制导的化疗药物,近年已步入收获期;双抗技术持续突破,靶点组合层出不穷;细胞治疗方面,CAR-T疗法成熟度最高,国内外企业收获不断;基因治疗方面,病毒载体疗法成熟度较高,未来发展机遇丰富;核酸药物方面,多种技术路线蓬勃发展。“不管是基于哪一种选择,最后还是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以及结合临床价值为导向进行差异化的产品布局,未来国内制药企业会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好。”

在市场结构和商业渠道方面,“医药分开”大趋势下互联网的医药流通新模式、各种零售新业态蓬勃发展、药品渠道布局的“双通道”模式,也为零售药店发展开辟了增长空间。

针对“充满想象空间”的院外市场,中国医药健康发展促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曲文浩、圆心科技集团联席总裁罗东滔、上海君实生物副总裁陈巍、以岭药业全国商务总监冯硕及中国医药健康发展促进(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关晖等嘉宾进行了深度互动、探讨。主持人关晖最后总结认为,不管是院内还是院外市场,其实就是渠道,以前的病人是在院内买药,还是到医联体买药,或是在线上买药,只是购买渠道变化了。作为企业,只要产品质量好、老百姓认可、用药依从性高,最终一定能获得市场认可。


QQ图片20220928141432.jpg

QQ图片20220928141502.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