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3 11:28:33作者:杨泽康来源:医药经济报
贝达药业近日发布公告称,与天广实生物、赋成生物签署了投资协议,对赋成生物增资。本次增资完成后,贝达药业、天广实将分别持有赋成生物21.86%、78.14%的股权。
赋成生物是一家聚焦生物大分子药物的CDMO企业。截至2022年4月,在赋成生物平台承接的客户项目达26个,包括11个临床前、12个临床早期(Ⅰ/Ⅱ期)、2个临床后期(Ⅲ期)及1个商业化项目。
无独有偶,2022年5月,信达生物推出独立CDMO品牌夏尔巴生物,在承接自身生产需求的同时,也对外承接CDMO业务,作为提升公司效益的手段。
随着越来越多参与者入局,Biotech转型CDMO的话题成为市场焦点。
模式共振点
创新药企转型CDMO,乍看是个极佳的商业模式:
其一, 研发新药往往在药品商业化前只能通过融资获取现金流,并无可持续性收入,切入CDMO不仅能为未来药品商业化做准备,还能构建有持续现金流的商业模式,又多了一个亮点再融资,并有机会反哺创新研发业务。
其二,如果药企研发能力较强,而CDMO一些服务能力有共性,市场也更容易认可这类转型。
其三,对于已上市药企而言,利用自身生态圈的资金、资源孵化一个CDMO子板块并不难,壮大后再分拆上市也不错。
绕不开的问题
但是,Biotech转CDMO无法绕开两个问题:同业竞争猜疑、CMC(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能力。
事实上,既想自主研发创新药,又想为客户提供CDMO服务,两者很难兼顾。
IP(知识产权)方面,现有的甲方转乙方基本均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如何保证客户的结构式公司不被拿去做氘代或做甲基化修饰,变成与客户同靶点、同作用机理的竞争者?另一方面,公司自己研发新药,如何证明自己管线里的产品不是从CDMO客户手上剽窃?
CMC能力亦无法回避。CMC是影响药品研发上市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早先BMS/蓝鸟生物BCMA CAR-T候选产品bb2121曾出现CMC问题,导致获批延迟。
相比大型制药企业,Biotech更易缺乏CMC知识和经验,原本可以早期解决的小问题,却延至最后而拖慢了产品上市进程。这也是Biotech转型CDMO的重要障碍。
这两个问题会导致强创新能力的客户存有各种顾虑从而放弃将项目交给这样的乙方。另外,还减少了潜在大单品成长的可能性,直接影响长期收益。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