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新序变 新势能

发布时间:2022-09-07 15:15:46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互联网+医药”概念股45度向上

9月6日,叮当快药母公司叮当健康的招股全部结束。据悉,叮当健康拟发行3353.7万股,预期于本月14日登陆港交所。除叮当快药外,叮当健康为用户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还包括在线诊疗及慢病与健康管理,旨在通过协同整合创建完整的闭环业务模式。此外,通过“电子围栏智能选址+标准化配送”布局智慧药房,最大程度控制成本,提升单店效能。2021年智慧药房订单数已完成3590万笔,互联网医药概念股即将再添劲旅。

近日,业界普遍反映药品网售新规为药品互联网销售提供了更明确的合规指引与要求,对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少投资机构纷纷调整了这类概念股的买入评级,甚至将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个股的投资评级由“持有”上调至“跑赢大市”。不难判断,在织密织牢药品安全网的同时,网售药品市场将释放更大活力。

积极调姿势

随着医药互联网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构建系统性承接能力成为探索者的先手棋。

以阿里健康为例,最近已陆续推出安全用药系统、四重商家资质验真机制、24小时药师咨询、自建仓储物流等举措提升网售药品的可及性。此外,阿里健康的跨境医药电商已试行两年,现已实现90%以上跨境药品次日送达,且建立起跨境医药产品“一物一码、物码同追”的跨境医药产品追溯体系。目前其医药电商试点销售涉及60多个品类,全面构建网售药品服务内涵。

站在投资机构的角度,很多机构看好互联网医药未来受益于处方外流、医保“双通道”机制落地、网售药品渗透率提升等势能,对行业长期潜力保持乐观。NMPA南方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已首破2100亿元。而处方药院外市场的快速发展更是让很多概念股备受市场关注。

京东健康刚发布的2022年中期报显示,报告期总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48.3%。截至2022年6月30日六个月产生盈利2.2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在很多平台尚在“烧钱”的语境下,京东健康打开了新局面: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日均在线咨询量超过25万。

而作为传统渠道,从实际效益看,多重因素影响下六大上市连锁药房2022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出现分化,拥抱互联网更为紧迫。相对而言,今年九州通围绕C端也在继续加大互联网医疗服务、“批零一体化”、“BC仓一体化”、“万店联盟”等业务布局。“未来零售服务不仅要提升院外市场的占有率,更需大幅提升C端服务半径与能力。”好药师相关负责人刘黄河此前如是说。

药品线上市场方兴未艾,很多企业都在调整布局,构建从“医”到“药”的新生态。

下半场竞速

互联网+医药在政策层面越来越完善,正在促进行业快速发展。财通证券研报指出,2021年国内药品终端销售中,线上销售额渗透率仅为2.1%。处方药流转成为必然趋势,处方从开具到完成配送如何实现全闭环、可追溯,成为下半场各方竞赛的焦点之一。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教授坦言,“今后,药品零售行业需要更加专业化,药学服务将是线上线下零售竞争的重要资本,且零售药学服务与医院药学服务应互为补充。随着处方外流、医药分开的推进,解决零售环节药学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应引起更多重视。”

以机构关注度较高的上市连锁药店为例,一心堂、大参林等股评级机构数量居前,但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多,开店固定成本及客流维护所需费用增加,使得连锁药房近两年来业绩增速明显放缓。2022年上半年,上市连锁中,有5家线上销售额增长都超过60%,显示头部连锁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寻找新增长机遇。

那么,如何在规范化中升级提效,即是每个互联网概念股正在面临的考验。概念股中,英特集团在去年同期盈利的基础上,实现同比20%以上增长。而“自建物流+自营药店”曾是叮当快药的“新武器”之一,和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平台型电商模式做出了区分,现在叮当健康则区别于传统连锁药店靠门店数量和高人流量高租金的策略控制了成本。不过,加强用户粘性与成本优势仍是考点。在刘黄河看来,注重服务能力建设,向“互联网+医药”平台型企业转型升级将是大势。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