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回款压力倒逼流通挖潜

发布时间:2022-08-01 10:15:58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医院终端开启成本竞争时代


7月28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强调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并督促各省制定实施方案。引人注意的是,三明市刚刚发布的《2022年公立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目标年薪考核方案》,将“未按规定时限支付结算货款”列入重要考核指标。而《医药经济报》记者发稿当日,有消息称,河南省近日点名通报了医院集采药品回款不及时的情况。

据了解,医院回款一直是多方博弈的焦点,尤其是“两票制”与集采后,医院终端药品回款周期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甚至有企业反馈,医院回款每逾期一个月,他们企业的利润就会减少近1个百分点。医院回款这一“老大难”问题引起各方关注。然而,此前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取消耗材加成,很多医院盈余面临考验。“2020年全国医疗盈余普遍减少。全国20个省份医疗盈余为负,占比62.5%,较上年增加56.25个百分点。”这是国家卫健委7月初发布《关于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时披露的最新数据。如何在公立医院亏损与负债情况加剧的背景下平衡回款问题,已成为眼下业界需要共同面对的新挑战。


医院亏损 流通承压


前述数据是疫后第一年公立医院亏损扩面的真实写照。2020年度绩效考核的753家三级公立医院盈余为负,占比43.5%,同比增加25.89个百分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为-0.6%,较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此外,亏损的二级公立医院的比例也在进一步扩大。

这一现象的反作用力传导至上游流通环节。医药商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药品流通行业25家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17.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为2.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医院终端已进入成本竞争时代。”国内某大型医药流通公司高管郑坚雄告诉记者,这虽是大环境使然,但“两票制”落地后,药品多年的分销体系骤变,医院终端回款问题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痛点。他认为,批发是现在,零售是未来,未来供应链整合迫在眉睫。

尽管有疫情因素,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零差价及药占比等政策的相继推进,近年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在变化。尤其是疫情下,政府财政补偿力度弥补不了公立医院的政策性亏损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亏损。据统计,2012年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44.3%,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25.6%;2020年取消药品加成、压缩流通渠道后,药占比降到30.6%,但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仅提升到28.5%。

多重政策下,药企销售增速放缓。米内网数据显示,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69%降至2021年的63.5%。这也造成了分销企业对医疗终端销售下降,有企业每年涉及医院应收款不及时的数额约占其年营业总额的六成,企业需支付大笔的利息。部分配送企业因此资产负债率很高。有分析人士称,“到目前,医院终端仍是卖方市场,医院回款问题一直没法彻底解决。单从财务的角度讲,回款资金的周转次数较少,大大增加了物流的财务成本。尽管国家不断在督促医院缩短回款周期,但公立终端的药品回款仍是难题,这让医药商业公司承担着很大的财务负担,影响其正常经营和发展。”


横向协同 纵向管控


药品流通体系转型势在必行  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等商业巨头和众多区域性中小配送企业同样面临考验。以九州通为例,提出构建“共平台、共品类、共仓储”的一体化协同运营能力。截至2021年底,已投入运营广东、上海、江苏、湖北4处BC一体仓,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服务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其与阿里健康合作为后者提供专业的医药物流运营及BC仓配一体化服务,并成为阿里健康药品供应链环节的一部分。通过物流技术输出及三方/四方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商业化。可见,加快向数字化分销、总代品牌推广、批零一体化等新业态转型是一种路径。

前述分析人士称,未来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要么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包括经营特色性产品或开展特色的专业化服务等;要么就是与大商业公司错位,聚焦长尾品种,尤其是在基层市场,发挥本地化中小企业的优势。当前,医药+互联网也需要在模式上与用药场景和服务紧密结合,包括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在优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批发企业纵向下沉,增强跨区域供应链物流协同能力、共享能力。

在医院终端做深也是路径  如医院消毒服务+器械租赁模式,不少商业公司也在应对医院使用成本高,器械基数、连台手术、感控问题等痛点。对此,资深研究人士马建聪称,医院品规及供应商多、库存管理难、备货多、耗材追溯难度大,采用SPD管理就可满足拆零及院内物流系统对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配送需求,节约管控损耗。实践证明,一家三甲医院实现统一采购、仓储、配送管理后,院内库房面积降低51%,有效节约院内非临床医疗场地。他认为,“从药品使用场景来看,除门诊用药外,急诊用药、住院用药、检查诊断用药等都在医院场景使用,流通企业应注重智慧型供应链延伸商业服务的应用场景。如院外仓库可实现多货主、多供应商全程可追溯供应链,通过数据实现合理库存管理。”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