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5 14:36:11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新零售惹“七年之痒”,药店业能否独善其身?
跨区域经营、省级公司盈利等现实考题已成为越来越多头部连锁的必答题。
7月19日,益丰药房公告,子公司新兴药房与德顺堂及相关自然人签署协议,设新公司注入德顺堂全部业务和相关资产,新兴药房占70%的股权,意在巩固其在华北区域的市场地位。次日,益丰药房再出新公告,停止使用部分募集资金进行老店改造,转投上海物流中心以提高上海区域门店的配送能力和服务效率。这“一前一后”的动作看似并无关联,但有着共同的指向:构建区域竞争力。
此前不久,健之佳以20.74亿元收购唐人医药100%股权,将后者在河北及辽宁拥有的659家店收入囊中;而老百姓大药房今年则将31个省子公司整合成18个战区,实现从总部到战区和一线的垂直管控。足见,提升区域经营的盈利能力成为大型连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而在此过程中,介质选择它们都不约而同地落子新零售,建立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与数字化的场景应用成为其扩张战略的重要手段。
(卢冬虎 摄)
线上最多占三成?
当前,连锁药店跨区域经营不谈新零售几乎就意味着“被落后”:益丰药房O2O上线直营门店到2021年底超过6600家,24小时营业配送门店600多家,覆盖了其线下所有主要城市,B2C和O2O业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64%。
益丰是行业内少有的主要省子公司均实现盈利的公司,这与其高效敏捷的运营系统和突出的跨省经营及连锁复制能力不无关系。而漱玉平民也在迭代新零售业务管理中台,以提升新零售平台的运营产出。看路径,大连锁选择用扩张策略增加其发展宽度,用新零售的手段延伸其经营深度,两者互为唇齿。
然而,自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后,新零售的典型代表盒马鲜生已有七年,新零售被很多实体店看作夹缝求存的最后一根稻草。遗憾的是,七年后盒马鲜生估值被腰斩,并跌落神坛。在新零售战略上追得最紧的腾讯系永辉超市出现巨亏,今年迫于无奈选择从新零售回归到传统零售。
江苏大众医药连锁总经理苍春告诉记者,“很多实体药店都在触网,这是大势,但也暴露出新问题,如新零售布局过于强调技术,而忽视了零售的本质,医药互联网巨头收获流量的同时也面临巨额亏损。”他认为,零售的本质在服务,建议实体药店多向胖东来等企业学习,选品丝毫不逊色于精品超市,服务堪比海底捞,这才是零售的灵魂。
据了解,目前头部连锁药品新零售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多不足10%。业界普遍认为,未来这一占比的天花板将在20%~30%之间。
融合线上流量和线下门店优势及物流资源开展全渠道融通业务是大方向。“目前,线上渠道售药占总营收比重较小,更谈不上撼动连锁药房线下销售为主流的格局,加上专业电商介入,药房线上渠道也面临巨大挑战。”不过,专家称,线上场景形成的大数据有利于连锁药店基于会员画像、病种等匹配不同等级的会员权益,差异化地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精准营销互动活动,增加顾客黏性,配合商品及专业服务质量管理还是有机会达到甚至突破这一天花板,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重建价值金字塔
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连锁药房净利润增速纷纷放缓。如大参林在2021年门店扩张2271家、营收提高21.8亿元的背景下,净利润却同比下降。老百姓大药房打造“产品+服务+客群”闭环生态。据介绍,今年一季度其线上渠道实现销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123%;新增会员数168万,活跃会员数954万。在药店以快速扩张作为发展战略的背景下,2021年连锁药房相较往年依然关闭了不少门店。
友药柜CEO高铮表示,“连锁正在探索无人售药、智慧远程导购等新零售项目。如无人药房通过物联网,将人、物、景相互连接,无需排队实现自动服务或独立结账,减少零售对人的依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进而改善购物体验。同时还大大降低了药房运营的租金及人工成本。”
高铮分析,目前O2O行业全国24小时药店占比不到1个百分点,且多分布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他们在天津试点每1公里布置一台无人售药机,未来场景分三种形态:一种是设备放在小区的下楼经济;第二种是到家经济,也即常说的O2O;第三种就是传统药房升级的到店经济,但为何这类新零售在其他城市迟迟没有规模化?原因在于行业中连锁门店不具备相关的软硬件能力,其次是无人售药机能不能规模化联动,能不能系统更优化或即时维护,更重要的是专业化服务跟不上。
除专业服务外,价值链的底盘在商品品质。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缤认为,依靠先进的互联能力及数字化的能力将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同时整合线上线下生态资源,形成以消费者为圆心,产品+服务为触达半径,多种供应链为同心圆,商业与制造业共生的价值圈。
以精制牛黄解毒片为例,李缤分析,数字化生产线升级可实现产值和效益的双增长,物料收得率由90%提升到98%,生产线效率增长38%,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市场的供应和成品的控制能力。数字化精准的消费需求反馈给制造端,有效地促进产品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是价值链的根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