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院士前瞻高质量发展蓝图

发布时间:2022-07-07 10:50:43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今年7月1日,《中医药法》实施五年。为保障和促进中药监管工作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国家药监局6月28日宣布成立由两院院士、国医大师等组成的中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委会。同日,中国工程院牵头成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体。新时期,推动中医药“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联动全面升级。

国务院在3月底印发的《关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当下中医药行业究竟该如何创新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日,在第34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2022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多位院士就此提出了前瞻性思考,强调中医药创新要与人民需求同步、与学术共识同理、与科技发展同频。

“老药新用”仍大有可为

QQ图片20220707104801.jpg

中医药发展必须面向人民健康需求,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实现服务更优质、更可及。尤其是在抗疫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形成一种“思维+原创+科技+转化”的中医特色研究模式,让更多经典老药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抗疫的独特作用,仍有很多潜力值得挖掘。

更深层次讲,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拿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我们组织成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体,就是要与企业一道,共同围绕产业问题、科研问题、临床问题等进行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转化。

感染微生态与扶正驱邪异曲同工

QQ图片20220707104829.jpg

在历史上,中医药多次在天花、鼠疫、霍乱等重大传染病方面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

以感染治疗为例,传统疗法采用抗生素杀菌,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产生了微生态失衡、耐药,甚至继发新的细菌感染,但从我国新兴交叉前沿学科感染微生态学的理论出发,则更注重菌群的平衡。我国已建立国际首个肝病肠道菌群基因集,已有粪菌移植治疗肝病的实例,患者经过6个月菌群移植的创新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中医药在肠道菌群方面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优势明显,如苦瓜粉通过恢复肠道菌群和肠道代谢物水平来抑制胰岛素抵抗并表现出抗炎作用;车前子多糖可显著影响大鼠结肠菌群的多样性,并增加细菌的丰度(普通拟杆菌、发酵乳杆菌、洛氏普雷沃菌等),车前子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可能与肠道菌群改变和短链脂肪酸水平升高有关。

可见,感染微生态的“促菌杀菌”与“扶正驱邪”有异曲同工之处。

BT+IT融合解码中医药

QQ图片20220707104851.jpg

中医药是一个复杂科学体系,拥有不同于西医的医学理论和临床诊疗办法,强调整体性思维与整合调节性治疗,具有“三多”特征:化学成分多样、药理成分多样、作用机制与靶点多样。中药复方多靶点整合调节的治疗模式对未来医学产生重大影响。而阐明中西医的不同和中医药治疗的未知原理,将带来重大的原创科学发现和医药创新。因此,中医药创新更需集成应用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开展融合创新;更需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多学科结合创新型人才队伍;更需国际合作,让世界学者感受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与科学内涵。

目前,基于BT+IT(生物经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技术解读中医药原理的条件已具备。数据层面,含疾病、证候等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数据有了一定的积累。在算力算法方面,国内计算机具有世界一流的算力水平,通过摸索药物与疾病、疾病与基因间的隐秘关系,构建强大的底层计算架构。基于BT+IT为核心的融合创新技术解读中医药复杂原理,可助推中医药融入现代“大科学”体系。BT+IT一站式药物分析与研发模式,将开辟复方药物创新的新纪元。人工智能和高精度计算化学等前沿技术能提高研发迭代速度,降低成本,提升项目整体成功率。

中医药创新注重“三力”

QQ图片20220707104907.jpg

当前,说明白、讲清楚中医理论内涵的首要任务是深研中医经典,对中医理论建立正确、深入的理解,因此高质量发展要着重提高“三力”:

一是服务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不断丰富服务形态,适应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中医药的不同需求。

二是解释力。如中医药抗疫发挥了独特作用,提高了治愈率、加速了出院率、控制了发病率,但如何让更多人种认可仍是现实考题。因此,在传承的基础上,应通过现代技术丰富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如“痰湿”这一中医理论,通过蛋白组、基因组、代谢组研究发现,痰湿体质的人在表观上具有体型肥胖、腹部肥大、油脂分泌多等特征,而表征背后,则有血管内皮异常、炎症高表达、糖脂代谢异常、具有代谢紊乱潜在风险等生物学基础。现代技术解释清楚了这一中医理论。

三是对话力。世界文化多元也给中医药带来很大压力,中医概念需要有不同的翻译方式。如同民歌《茉莉花》在乡间传唱时充满自然乡土气息之美,而当走上以钢琴、小提琴为伴奏的音乐舞台时,也要在保留民歌内涵的前提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