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7 09:48:06作者:医药狂想来源:医药经济报
眼科和牙科都是消费属性非常强的赛道。这两个赛道都有专科医院,或者说是民营资本介入。眼科有知名的上市企业爱尔眼科,牙科更是整牙和种植牙的广告到处都是。
说到眼科消费属性强,笔者认同很多干眼症用药的消费属性。但是,把眼科用药细分一下,有干眼症、过敏、青光眼、眼部血管性疾病、近视等。从投资的角度去思考:干眼症药品很多都是OTC,具有很强的消费属性,那么是否眼科用药就应该划入强消费属性赛道呢?
消费商品也需精准发力
过敏性结膜炎与干眼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患干眼症的概率提高,因而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药品也具备一些消费商品属性。但是,厂家对过敏性结膜炎的商业化开发力度并没有干眼症那么强。未来,会不会有企业在这个领域发力呢?
近视领域消费商品属性很强,但主要体现在眼镜(包含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隐形眼镜等)上,药品开发相对比较滞后,目前只有低浓度阿托品这个品种。
竞争格局涉及厂家如何定位。如果只有一个厂家,产品的策略比较好定;但如果有不同厂家参与,厂家对市场的理解和定位不一致,那么这个产品的未来走向就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另外,在产品市场预期拉满的情况下,竞品会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很难出现巨头。
渠道选择问题方面,以爱尔眼科为代表的社会专科医院渠道较易快速铺开;而公立医院渠道就涉及医院准入和医保问题。
消费属性还是治疗属性
其实,低浓度阿托品这个品种的治疗属性很强。而药品的消费属性和治疗属性是一对矛盾体:治疗属性越强,可能越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消费商品属性越难体现。
青光眼滴眼液更不用说,消费商品属性在笔者看来基本没有。而眼部血管性疾病用药如康柏西普则是治疗属性拉满的产品。
所以,眼科赛道消费属性强,并不意味着所有产品的消费属性都强。那么,评价一家眼科企业未来前景时,产品线广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应该从组合推广的角度考虑:哪些领域组合推广可以降低推广成本?笔者认为,重要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眼科企业。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