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创新药投资回归理性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2-07-04 10:07:40作者:杜臣来源:医药经济报

刚刚过去的6月,出现了一些项目叫停的新闻,比如沃森生物决定终止重组EV71疫苗研发,三叶草生物也宣布暂停对SCB-313(TRAIL-三聚体肿瘤产品)、SCB-808和SCB-420(Fc融合蛋白项目)的继续投入。这些正常的运营决策在业内引起较大关注,为什么?

笔者认为,目前创新药企相关的IPO上市破发、创新药PE/VC估值回落、上市创新药不温不火三大现象,是业界对下行苗头非常敏感的主要原因。

叫停是理性回归

原创新药投入高、从投入到开始回报周期长、淘汰率高导致风险高三大特点,成为业内的“口头禅”。但是,中国医药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步到目前,上述三大特点中只有一点体现出来,即从投入到开始产生回报周期长。至于另外两个特点,基本没有“实现”。

原创新药投入有多高呢?笔者统计,在我国,审批上市的原创新药至今未有一款投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3亿美元),绝大多数在7亿元人民币以内(不到1亿美元)。而早在上世纪末,国际通行的新药研发投入基本在10亿美元;在本世纪初到2020年这二十年时间,发达经济体新药投入成本急剧升高,平均每十年升高一倍,目前最高的已达到50亿美元。所以在中国,目前为止新药投入高是相对于自己的过去而不是世界水平。

“淘汰率高导致风险高”在2015年前基本是伪命题。自2015年“史上最严”的数据核查要求发布以来,结合产业政策整体组合拳,加上港交所“18A”开通以及上交所“科创板”创立,众多真正致力于做创新药的科学家和Biotech企业家有了更多资源支撑。2016-2021年,中国迎来创新药高峰。

然而,大浪涌起必然泥沙俱下,创新药浪潮中也出现创新药扎堆申报、扎堆落地这种“高水平同质化”现象,进而高估值泡沫破裂、IPO破发。从表面上看,中国创新药面临“寒冬”,而实际上是一次理性回归。

如果我们能够客观洞见基础和现实,理性面对成长中的阵痛,以长期目光面对短期利益,中国医药产业完全可以在借鉴与原创结合中走出一条健康之路。环境和竞争情况在变化,资源也在变化,沃森生物和三叶草生物根据这些变化叫停一些项目,更是一种理性回归。

中国药企尤其是有志于为百姓创造更多更有效、更安全药品的药企要直面这种现实。医药企业家要在外部发挥企业家精神,内部发挥卓越领导力,整合全球资源,走出一条现实和健康成长之路。

涉激流过险滩

在接下来的医药市场竞争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医药市场的认识,尤其是对全球医药市场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判断,将决定中国创新型药企的靶点和药品选择。

这已经不是凭高瞻远瞩的CEO拍板决定这种落后的决策方式所能解决的,必须有数据技术支持。或确切地说,由理性数据与CEO团队感性判断结合而形成新决策。战略确定之后并非万事大吉而是刚刚“骑上马”,需要卓越的驾驭能力,涉激流、过险滩,一点都不轻松。因为这不是一个战略一蹴而就的时代,必须有对战略的过程管理实力。

此前,中国新药研发无论是国有资本主导的,还是民营研发机构的,都在应用研究上驰骋,没有也不建研发平台。所以,当遇到潜力市场变化和竞争扎堆,过去的研究就成为“沉没成本”。解决之道是向基础研究延伸,搭建研究平台。如此,即便曾经的潜力市场发生变化,过去在研究领域的投入也会有价值。

在新药研发资源整合方面,过去完全“自力更生”的格局需要升级,完全依靠自身积累从仿制药走向创新药的道路将十分艰难,中国药企独自完成一款“全球新”也会很吃力。未来,药企从完全经营权到有限经营权是无法回避的方向。分享经营权,在自强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和多赢中实现自身的使命和愿景。

在经营中认识风险、识别风险、化解和规避风险,同时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资源,这是未来新药研发不可回避的现实。这里没有“先知”和“万能”,甚至无法设计,需要在演化中持续识别和准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一批有志于在中国做老百姓买得到、买得起的创新药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一定会在创新药领域持续投入,退缩的只是套利型经营者。经过此轮理性回归,中国医药创新才可以再出发。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