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深圳医改的前瞻性借鉴

发布时间:2022-07-04 10:03:49作者:黄燕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其中深圳医改成效明显获得督查激励,今年将获中央财政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

笔者以为,深圳医改的前瞻性值得学习和效仿,其中有两点值得借鉴:

一是系统性推进分级诊疗。深圳医改重顶层设计,力图构建“两融合一协同”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以市属医院为主体组建区域医疗中心,以推动区属医疗卫生机构集团化运作为目标组建基层医疗集团,建立“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医院与社康机构融合发展的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医疗与预防融合发展的学科发展模式、全科与专科协同发展的分级诊疗方式。

医改是系统工程,切忌碎片化,只有多措并举、同步推进,才能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最终实现改革的终极目标。如只改革市级医院,将其打造成更优质的区域医疗中心,而未改革区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势必使区域医疗中心产生“虹吸效应”,令患者大量涌入,而区级以下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只有对各级医疗机构同步改革,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构建高效的分级医疗制度,才能引导患者有序、合理就医,进而提高各级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彻底解决医疗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的问题。

二是加大慢病管控的力度。深圳医改实施有利于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府投入政策,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至134元。82.4%高血压、73.6%糖尿病诊疗在社康机构完成;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八种疾病实行社区首诊打五折、签约家庭医生打两折的医保用药优惠政策。

政府把钱花在慢病防控上,就是把钱用在刀刃上,是花小钱办大事,此举很明智。无论慢病还是传染病,疾病预防的成本远远低于治疗的成本。而慢病中发病率极高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酿成重大疾病的源头。管控好源头,才能有效降低重大疾病发生率,进而节省一大笔钱。

另外,深圳医改还有两个值得借鉴的举措,虽非独创,但很有效。一是实行医疗服务打包收费,可遏制过度医疗、滥用药物或检查等不合理医疗行为,有效管控医疗成本和医疗质量。二是尝试以地市牵头组织跨省联盟带量采购。采购联盟成员越多,集采量越大,采购价格就越低。此举预计节约采购费用17亿元。

深圳医改是一个科学工程,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作为,有的放矢,富有远见;顺势而为,具魄力、智慧与自信,褒奖实至名归,值得学习与借鉴。

(作者系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