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合作的船逃不过效率升浪

发布时间:2022-06-20 10:43:36作者:杜臣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外药企合作不久,“友谊”的小船就“翻”了,近期这一消息刺激业界神经。

6月5日,康希诺生物发布公告宣布终止与辉瑞合作推广“曼海欣”(四价流脑结合疫苗MCV4)协议。此前,君实宣布,与阿斯利康推广PD-1单抗的合作已经于2022年1月1日终止。另外,业界还曾盛传一些主流中外药企合作推广药品合同终止。

这些案例给处于徘徊中的中国药企带来哪些经验或教训?中外药企在驰骋全球医药市场时,应该怎样合作才能为各方带来增值?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比这些案例本身更有价值。

产业进入震荡期

深度理解行业背景,才能更客观、更全面地分析中外药企合作终止案例。

中国经济以数十年之功走到现在。2013年前GDP增速基本在8%以上,2014-2019年基本保持在6%~7%,而今年的目标是5.5%。

七年间,医药产业由于几个关键措施到位,迎来了创新高潮。在审批周期缩短、通过谈判进入医保、以“全球新”为新药标准等政策的带动下,新药纷纷申报和落地,甚至出现创新药“同质化”这样长期以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这也吸引了全球投资者聚焦中国Biotech、License in/out、孤儿药。几十年后,当我们回看这十年的中国医药产业,可以把“逆势增长”作为标签。

然而,全球医药产业链面临重组风险,国家集采即将进入全领域、常态化,创新药医保价格谈判等变量下,资本方和企业家必须重估项目价值。加之人口老龄化将形成医保池供给困境,未来医保支付能力存在不确定性,都将成为医药创新的新瓶颈。

医药产业进入新的震荡期,这是业界对较大经营动作敏感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外药企之间合作的合合分分,大裁员的传闻,外资药企关闭在华研发机构和调整在华业务结构等,都备受关注。

成长变化超预期

按照市场规则以及共识基础上的合约,产生合作或终止合作都是经营手段,双方都是在各自组织内部决策体系中形成决策结果,有收益或损失都无可厚非。

不过,这两个案例都反映出中国创新型药企成长速度快于自己预期,市场形势变化也快于自己预期,所以才有这种“终止”情况发生。中国药企在自身商业队伍没有成熟以前将新药交予成熟跨国药企,这本身就显示出中国药企的成长速度和水平。

据业内一些调查反映,中国多数Biotech企业都将成为Biopharma的未来目标,多数Biopharma都有成为Big Pharma的愿景。这也是很多创新药企业担心“肥水流入外人田”而匆忙自建商业队伍、自建生产线的原因。

然而,效率才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最后底线,包括科学发明、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经营手段,最终都要通过“效率”来体现竞争力和生存权。在原料药、制剂、研发、生产、物流、HR等领域,专业化、聚焦有限领域都是提升效率的不二法门。所以,研发领域诞生了CRO,生产领域诞生了CMO和CDMO。原料药与制剂在现代意义上的药企中最初都是一体化的,后来为了提高效率才分开,以产生效率。

放宽视野度周期

从委托跨国药企推广新药到收回自己掌握新药推广,需要考虑:收回后自身的推广能力建设能否超越跨国药企?能否做出超出外企的业绩?

一支新药推广队伍从组建到成熟需要越过多重“坑”,有多少成熟药企在建设新商业队伍时“聚”“散”几次才稳定下来。中国药企能否超越这个规律?在自身积累不丰厚时,自有资金能否支撑这种“聚”“散”周期?况且还要考虑专利周期的限制。新药上市黄金期转瞬即逝,容不得耽搁或反复。

此外,走向海外是创新药企无法规避的命题,借鉴跨国药企在不同经济体、不同文化中的经营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在海外市场,很多中国药企可能还要走合作和授权的道路,包括License in和License out。所以,有必要遵守国际通用商业规则,将视野放得更远、更宽,中国创新药企才能少走弯路。

浪奔,浪流!谁把握了效率,谁才能稳立竞争潮头。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