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严管处方真实度 牵引网售新秩序

发布时间:2022-06-20 10:19:56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日前,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诊疗活动。这是自2018年《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三大文件出台以来,国家卫健委针对互联网诊疗发布的首个细则文件。

按照要求,互联网诊疗与实体机构提供的诊疗服务要最大限度“同质”。在“网售处方药”有条件放开的趋势下,与网售处方药释放信号一致,明确“先有真实处方后提供购买操作”原则,规范行业发展。

“补方”遭禁

2022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达2.98亿人,占整体网民的28.9%。互联网诊疗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乱象。有媒体曾曝光部分互联网医疗平台出现AI秒开处方、AI虚假审方、先购药后补方、药品回扣线上化等行为。

最新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指出,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药品管理。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同时,医疗机构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开展药品配送的,相关协议、处方流转信息应当可追溯,并向省级监管平台开放数据接口。医疗机构应当保证互联网诊疗活动全程留痕、可追溯,并向省级监管平台开放数据接口。

在业内看来,线上与线下的医疗流程要匹配,网售处方药应该按照“先方模式,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而不是“补方模式”。规范处方,可以肃清互联网诊疗中存在的“处方乱象”,促进互联网诊疗行业“良币驱逐劣币”,各部委关于网售处方药的文件政策要相配套,共同规范行业发展。

对此,安信国际分析认为,政策强调了互联网问诊仅可参与“复诊场景”,同时强调互联网药品处方的可追溯与强管理,整体符合合规要求和市场预期。长期来看,监管政策有助于互联网诊疗边界和责任的厘清。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日益透明规范,具有完善合规体系的医疗服务企业有望获益。

专业赋能 

近两年,如何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是业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新规的出台也将为网售处方药开闸铺路搭桥。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中国网上药店终端药品(化学药+中成药)销售规模逐年上涨,从2019年的100多亿元扩大至2021年的300多亿元,年增长率均达两位数,化学药销售占比超过60%。其中,处方药占比逐年提升,由2019年的54.6%上升至2021年的65.4%,已成为网上药店的销售主力。

国办《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今年5月,国家药监局就《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增加了药品网络销售管理有关规定,药品零售企业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经审核后方可调配。对于未通过处方审核的,不得直接展示处方药的包装、标签、说明书等信息。

“在有真实处方的基础上,才能展示处方药及购买,这一规定对医药电商的运营方式会有一定影响。”药赋能创始人、CEO邵清分析认为,其会进一步削弱价格因素。很多时候,消费者购药行为常受价格左右,且以低价者得。但从药企角度来说,则不喜欢乱价。由于新规会削弱价格因素,从而更容易受到药企的欢迎。不过,通过问诊先获得处方再购药,无疑将带来成本的提升。未来,处方成本由谁承担,是消费者、药企还是渠道?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新规如果落地,短期内可能会影响网售药品的销售额,长期看肯定是有利的。

邵清进一步表示,“客观上讲,处方药网售的所有处方都是真实的。它由互联网医疗机构或者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开具,但如何判定处方医生的身份,则是一个难题。另外,这个医生是否具有肿瘤药、抗菌药或肝病用药的处方权,也较难核实。因此,需要建立与处方数量和品类相对应的医师团队。”

业内一致认为,需确保处方来源真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而配送环节也必须符合药品经营质量规范的要求。老百姓大药房相关负责人提出,“应该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建立总部的处方审核中心,开展连锁总部的执业药师远程审方,提供药学服务,便于处方流转与调剂。通过建立处方审核中心与医疗机构对接,为顾客提供用药咨询、处方审核、用药指导、用药跟踪等药学服务,发挥执业药师价值。”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