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主动退“双通道”不明智

发布时间:2022-06-13 10:44:18作者:秦禾来源:医药经济报

6月1日,江西省医保局宣布将百令胶囊、阿卡波糖咀嚼片、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Ⅰ)等19个产品调出省内“双通道”药品名单。这些品种都是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医保的创新药物。文件还提到,调出原因是生产企业因自己的“双通道”产品在药店报销困难而主动申请退出。据统计,截至5月底,江西省有38种药品主动申请退出“双通道”。江西省医保局解释此种现象可能是各医疗机构对政策误读所致,下一步将出台措施纠正这种做法。


申请退出原因何在


为解决部分国谈药品“进医院难”和患者“用到药难”的情况,国家医保局制订了“双通道”政策,由各省自主从国谈产品中挑选疗程长、价格高的药品进入“双通道”并定期进行调整。“双通道”药品在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同步纳入医保支付。江西把国谈药品分为三类: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的品种是A类,实施单列支付,门诊可按最高比例报销;患者先付10%再按最高比例报销的为B类;按国家医保乙类报销的为C类。据悉,退出“双通道”的大部分属于B类药品,但此前也没有按最高比例报销。

“双通道”政策可谓利国利民,既解决了医院药占比的问题,也缓解了老百姓用药难的顽疾,还扩大了生产企业的市场范围,增加了药店的业务额和客流量。医药生产企业把“双通道”看作是扩大市场影响、拓展销售渠道、引导临床产品流向药店、提高产品销量的一次大好机会。有的企业扩大了零售部门的业务和权限,还有的临时成立OTC事业部准备大干一场。

江西的情况显然出人意料。患者购买部分“双通道”药品却不能在医保报销,尤其是价格本来就不高的产品,算下来走“双通道”或医保乙类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相差不多。与其因进入“双通道”无法医保报销,还不如在医保乙类稳妥地享受报销政策。于是,一股“退出潮”从江西的医药企业涌起。其实,这股“退出潮”并非现在才有,今年初,安进的罕见病药物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就已退出江西“双通道”药品名单。


政策执行或有偏差


实事求是地讲,“双通道”政策推行的一年时间里,无论政府还是医疗机构,绝大部分都能按照政策推进,基本达到了当初设想的目的:药品零售份额得到较大提高,患者买药可及性大大增强,有些地区还根据药品新增适应症主动适时调整“双通道”名单。

这股“退出潮”究其原因是医疗机构对政策执行的偏差,客观上给“双通道”政策推行增加了障碍。联想到国谈药品进院难,暴露的问题非常典型。当然,医院也确实有苦衷。虽说“双通道”不占药占比,但较高的价格对医院药品相关考核如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还是有影响的。


量增价降理性看待


但是,对于医药生产企业来说,轻率地主动退出“双通道”并非明智之举。

一年来的数据显示,“双通道”覆盖的省份和产品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因进入药店等零售终端也快速扩大了市场规模。此前,这些特效专利药只在医院渠道面临降价,但因为药品进院难等客观原因,如果销售重点一直放在零售药店且能够维持高价销售,比起医院的销量大得多,退出未偿不可。但实际上很少有这种情况,那种在医院开处方、在药店卖高价的做法今后将很难维持,更何况零售终端无论在专业服务还是患者群体方面都无法与医院终端相比。

零售端被一些企业视作利润增长点。如果只是看到国家医保局年年“灵魂砍价”,却在医院见不到降价药,只能在药店买高价药,老百姓对政策的认同感难以提高。从大局来看,药品进入“双通道”后,在零售端销量增加、销售额下降是综合医改的必然结果,即使不进入“双通道”,这个趋势也不会变。

总之,“双通道”是一条阳光大道。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