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3 10:34:20作者:特约撰稿 武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原副会长)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年,工信部一直在推进传统产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技术迭代方面,传统医药商业较为保守且准备不足。新冠疫情面前,未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传统医药商业可谓步履维艰。
本月初,科技投资人、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题为“全球科技产业报告”的课程在“得到”APP上线,他把产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产品规模化、服务规模化和创意规模化。目前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展开期,各种技术的叠加和融合,使我们加速进化到服务规模化时代。
服务规模化新特质
服务规模化有两个特征:1.解决了“服务不绕弯子直奔主题”的问题,服务的前提不再是购买产品;2.让相对复杂的服务规模化发展时,摆脱了人力成本的束缚。
苹果硬件订阅、健康管理、自动驾驶就是服务规模化的典型模式,本质上,服务规模化就是重新定义科技社会的底层服务系统,为下一阶段进入创意规模化时代奠定基础。
全球最大的药品批发企业——美国麦克森值得我国医药商业公司学习借鉴。上世纪80年代,美国医疗机构开始自建采购平台,不从药品批发企业进货。这是麦克森面对的最大痛点,其解决之道是搭建信息化平台,寻找医疗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后来,麦克森通过用户信息技术和服务规模化,解决了医疗机构不从药品批发企业买药的问题,从而成为美国医疗系统最大的软件供应商。抓住商机,麦克森成功地从一家卖药的公司转型成为高科技公司。
因此,服务规模化时代给我国医药商业公司带来了很多机会,当前应该布局数字化转型。
发力医药商业圈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时间节点,医药商业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全面加强药品流通企业与医疗卫生、疾控预防、社会管理、产业生态系统的链接,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为服务规模化创造条件。
美国零售体系链接能力非常强大。以沃尔格林为例,2012年笔者去沃尔格林总部访问时,对于其中的一个部门印象深刻,这个部门专门与美国国家疾控中心对接。同时,其与美国的很多大公司如苹果、谷歌、通用公司都有业务联系,与社区的链接也很充分。因此,疫情期间,沃尔格林和CVS承接了美国境内接种疫苗的业务。
反观我国的医药商业,这种链接还不够充分,与政府部门的联系较少,容易形成“信息孤岛”。未来要全面打通生态链,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为服务规模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是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提升向客户提供各类解决方案的能力。美国很多药品商业公司,如CVS、康德乐、麦克森、沃尔格林等,它们对公司的定位不只是药品供应公司,而是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提供者。笔者认为这个定位非常准确。
三是加快对政策法规、市场、技术和客户的研究布局,全面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和软实力。对标国际一流的大公司,国内的医药商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的行业协会和医药商业企业有专门的政策研究部门,每年都会向政府提供研究报告,为政策法规建言献策。国内企业还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布局。
四是不断加强经营品类品种的优化,全面加快商业模式创新的步伐。美国药品批发公司经常对品类进行优化、更新迭代,这是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优化供应,保障供应能力。
五是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吸纳战略管理、信息技术、医学、生物医药、文化创意、资本运作、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人才,为应对服务规模化井喷做好准备。当前医药商业最大的痛点是人才单一。在国外,现在对药品流通企业的定位是“价值发现者”,从来不提物流的功能。其实,医药商业企业就是上市许可持有人,因为它们天天与医疗机构打交道,知道未被满足的需求在哪些领域。但是,国内的医药商业与工业互动还不够,几乎没有参加药品研发,这是国内医药商业亟需补齐的短板。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