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康弘药业集团总裁柯潇: 高质量创新 构建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2-06-08 11:22:48作者:文在信来源:医药经济报

QQ图片20220608111551.jpg

从一致性评价、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到医保控费、带量采购,一系列组合政策为医药行业带来机会也带来不确定性。有人用“百年变局”来形容医药行业,面对巨大的产业结构性调整,产业链环节既有创新性突破,也有艰难挣扎。已高速发展了几十年的医药市场正在迎来全新挑战。

在此背景下,创新是医药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21年,全国上市医药企业中,超八成加大研发投入,25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康弘药业集团是其中之一,全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近30%,远高于行业水平。

近年来,伴随公司业绩的发布,康弘的前瞻性发展布局和以药物创新为核心的强大竞争力得到各界认可,而康弘药业集团总裁柯潇更是凭此荣获“2021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近日,《医药经济报》走进康弘,领略到总裁柯潇构想的新时期企业发展新格局。

QQ图片20220608111947.jpg

《医药经济报》:康弘药业给人的印象是一家稳健发展的企业,尤其在最新年度报告中,各项业绩稳中有进,您认为支持康弘稳健发展和持续增长的动力是什么?

柯潇:康弘是一家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在集团董事长的带领下,康弘早在创立之初就坚持走创新的道路,始终如一。企业拥有自主创新的产品才能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康弘的发展和壮大也受益于坚持不懈地研发与创新。我们现在上市的18个药品中有12个是独家品种。集团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54项,其中有119项是国外专利。

在创新的投入上,康弘一向是不遗余力的,连续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接近30%,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承担了10多项国家级课题。

《医药经济报》:在中国医药行业,很多企业都以创新为立业之本,您认为康弘的创新有什么特点?

柯潇:20多年来,康弘始终坚持医药创新,就是想为患者提供能真正解决疾患的产品。基于这样的初心,康弘追求的是务实和高质量的创新。这样就首先要求我们具有高预见性,医药研发的领域广阔无垠,今天已知的4700多种疾病中,90%以上的疾病等待研发新药去治疗。如何选择创新产品的赛道?要求我们立足于患者的需求,坚定创新目标。

眼科是康弘的优势领域,我们自主研发的生物新药康柏西普在最初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眼底黄斑变性。这个疾病的患者主要是老年群体,老年人不是一个高消费群体,但这个疾病容易导致失明,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在我们的产品上市之前,国内患者仅有一款高价的进口药物来治疗,患者的需求缺口就是我们创新的动力。

其次,我们的创新是有高技术壁垒的。在康柏西普的研发上,康弘历经10年,投入超10亿元,是因为一款新药研发需要进行系统整合,多个团队协作完成。而进入产业化阶段,更是需要建设与之匹配的国际标准质量体系,生产基地以及上下游的尖端技术作为支持。

最后,我们的创新需让更多患者获益,发挥更高的社会价值。康柏西普的成功上市,填补了国产眼底黄斑变性治疗药物的市场空白,迫使竞争对手在专利期内多次降价,作为民族医药,康柏西普开创了先例。上市8年来,康柏西普累计超200万次注射,覆盖四大视网膜疾病,成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为社会节约了超百亿的医疗成本。

《医药经济报》:康弘的产品涵盖了生物药、中成药和化学药,这三大主要业务板块有着怎样的发展布局?

柯潇:康弘的产品布局始终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依据病种病机和病程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开发了中成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不同类别的药品。对于已上市的产品,持续放大产品势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在中成药方面,康弘上市了多款中药新药,在中枢神经、内分泌、心脑血管等领域,发挥了独特的治疗优势,其中舒肝解郁胶囊作为我国首个治疗中轻度抑郁症的中药新药,在细分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在研产品布局上,康弘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多个产品已经处于临床阶段。在基因治疗、合成生物等前沿科学的研究上,多个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生物创新药物,治疗外伤、化学烧伤、角膜移植术后诱发新生血管的KH906滴眼液目前正进行Ⅰb期临床;治疗结直肠及其他器官肿瘤且拥有国际发明专利的1类生物新药KH903也已进入临床Ⅱ期;拥有国际专利的治疗性肿瘤疫苗1类生物新药KH901处于临床Ⅱ期;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KH110(五加益智颗粒)也正在进行临床Ⅱ期。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基因治疗,它是世界前沿的治疗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纠正患者细胞错误的基因表达,从而使疾病得以治疗,未来前景巨大。康弘研制的KH631是通过腺相关病毒(AAV)递送目标基因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1类生物新药,目前该产品在临床前疾病模型中已显示出持续疗效。

从康柏西普到基因治疗项目,康弘的创新研发一直都是对标国际前沿,在黄金赛道上争取一定话语权,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为大众提供用得上也用得起的好药。

QQ图片20220608112030.jpg

《医药经济报》:随着国家对药品集采的推进,疫情常态化下医药企业的供应链保障问题备受关注,原材料涨价的同时倒逼创新药产业链向规范化、差异化、国际化路径升级,面对保供这个难题,康弘药业是如何应对的呢?

柯潇:当前的医疗改革,对整个行业来说影响深远,而且可以预见,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愈发激烈。对于企业来讲,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对于供应链的安全性问题,康弘提前进行了布局,重点技术涵盖大分子蛋白类药物产业化技术,而且包括中成药全产业链标准化质量控制技术以及化学原料药绿色合成技术。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合成生物平台,这一技术是为了攻克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等关键性问题。以青蒿素为例,传统的种植从种子到成品需要15个月,通过合成生物平台只需要3个月、63平方米的车间就可以实现5万亩土地的产量。此项技术一旦投产,不仅能快速提升企业产能,而且对环境保护和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具有积极意义。

《医药经济报》:近几年,康弘推动自身产业链迅速升级,您如何看待康弘的工业化水平?

柯潇:从国家倡导来说,今年初,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这一重要文件的出台使国家自上而下提升整个医药工业的生态环境,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产业升级,把质量和产量做好做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质量控制方面,康弘一向以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我们不断突破关键技术难点,全力推进全产业链三化建设,打造智能工厂,致力于实现生产自动化、业务数字化、管控智能化三大目标。

在北京和成都分别设计并建造了国内先进的生物药生产基地,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体系,在关键技术上,与国外优秀的生物药企业达到了同一水平,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在中药材现代化管理上,康弘以满足自身中成药与大健康产品的药材之需为出发点,在全国六省八地设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建立了药材信息追溯系统和可视化系统,确保中成药全生命周期“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为中药品种的研发、生产和流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品质保障。

此外,我们正在建设的化学原料药基地,包括10余个特色原料药产品,涵盖治疗精神分裂和失眠等多个领域。化药基地以高标准、高效率的产业链结构保障产品供应。

《医药经济报》:作为一家民族医药企业,您认为企业的影响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柯潇:康弘集中优势资源,围绕一系列临床发病率高、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老年疾病、慢性疾病,以眼科、脑科、内分泌及儿科等治疗领域为主线,深入研究、聚力创新,开发出以康柏西普和舒肝解郁胶囊为代表的创新成果,助力医药事业的进步。

在发展的同时,康弘始终把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我们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朗视界·沐光明”公益基金,将行业顶尖专家和医药资源带到偏远地区,给当地患者义诊赠药。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甘肃礼县、黑龙江铁力、新疆塔城等地区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康弘第一时间筹措短缺的医疗防护用品,且持续捐款捐物。

康弘人始终有一份济世的情怀,把大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康弘”两个字正是来源于“康健世人 弘济众生”的企业宗旨。秉承宗旨,坚守初心,助力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患者提供切实所需的创新产品、整合医药行业资源、践行公益活动回报社会,我想这就是我们作为民族医药企业的使命。

QQ图片20220608112049.jpg

采访后记>>

在访谈正式开始前,笔者在网络上浏览了诸多柯潇先生的资料以及访谈、活动视频,多数文稿提到“务实”二字。不出所料,在采访过程中,柯潇谈起公司业务如数家珍,不仅继承了“专业派”的坚韧和沉稳,“务实派”的形象也有目共睹。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柯潇的带领下,康弘药业的“三驾马车”正在驶向下一个黄金十年。从旁观者的视角,柯潇作为新一代企业家,不仅着眼企业发展的阵痛,更有其作为行业引领者对中国医药经济发展的独到思考。在其领导下的康弘药业以坚持不懈的创新来应对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制药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愈发彰显。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