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葛均波:以临床为导向

发布时间:2022-05-30 11:47:46来源:医药经济报


QQ图片20220530114536.jpg


医疗器械作为多学科交叉的融合产业,在跨学科应用热潮中,医工融合价值不断凸显。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在会上指出,“构建医产学研融合生态系统势在必行。器械创新是螺旋式前进的,需要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临床医生对于不良临床结果背后机制的探索对于创新非常重要。”

据葛均波介绍,近年来,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主要呈现出六大趋势:医学成果转化已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呼吁逐步转变为医疗领域的行动自觉;临床医生在医学创新过程的价值正在逐步验证和强化;面向未来,中国医学创新范式亟需变革;临床医生成果转化不断取得新突破;临床医生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大有可为,逐步探索出一批模式和案例;构建医产学研融合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葛均波表示,科研与临床相互印证,医学与工程交相融合发展是医疗器械创新的必由之路。医疗器械发展离不开材料学、机械、光电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系统集成。另外,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需要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整合政府、产业、金融资本等创新要素, 搭建不同主体不同要素的深度交流平台,促进临床、科研和产业的深度理解和融合。

如何实现以临床为导向的医产学研融合创新?葛均波以其联合一大批医学专家共同发起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简称CCI)为例,介绍了临床创新转化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如成立卓越心血管创新中心,推动心血管创新理念向外辐射,发挥临床需求的牵引作用,推动多个孵化平台合作整合转化资源,融合产学研各类要素,统筹协调创新项目从临床需求、工程技术到监管引导和产业落地的全过程。

对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展望,葛均波表示,“一是形成一套立足临床医生、指导转化实践的创新教材;二是制定全国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识及指引;三是召开全国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识及指引研讨会;四是发布《中国医院创新转化(专利)榜单》;五是以临床为导向,构建医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体系。”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