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发布时间:2022-05-30 11:40:12作者:记者 慕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南方所主办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报告会线上召开


本报讯 尽管受疫情阻隔,但业界对医药朝阳产业的信心,对医疗器械万亿产业的期待,可以跨越山海,志同道合。

在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为服务医疗器械监管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监管与产业的交流,5月26日,由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医药经济报》承办的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报告会暨医疗器械“医工交互·医学转化”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会议由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林建宁主持。会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作了题为《加快推进医疗器械监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报告。

此外,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司司长江德元、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王者雄、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主任孙磊、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卢忠、国家药监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副主任董江萍、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副主任张辉、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副主任曹国芳、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主任刘斌、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徐珊、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汤亮等领导与专家也在线发布主题演讲,各省级药监局及直属单位相关人员、行业协会(学会)、医疗器械企业人士、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单位人士相约云端,共同就医械发展前沿领域论道未来。

林建宁在主持中指出:伴随全球人口健康需求升级以及新技术的迭代,以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为标志的现代医疗器械产品逐步成为临床医疗中不可替代的技术手段;医疗器械产业以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为特征,其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的综合实力,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贸易往来最活跃、附加值最高的新兴产业之一。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的医疗器械市场,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创新是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也是监管能力持续升级的原动力。面向未来,医工融合、专科细分、智能便携将引领产业技术升级,在高端领域的匠心制造,在依赖进口的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万亿器械产业将开启新纪元,医疗器械行业的中国梦,将在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的监管中逐步实现,进而完成从器械大国向器械强国的坚实跨越。

近年来,南方所在国家药监局的指导下,一直致力于开展“两品一械”的政策和产业经济研究,从2017年开始,开展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测工作,并通过开发“药械安全监管可视化系统”,着手建设医疗器械经济运行及监管数据库;2021年,通过广泛调研,组织专业人员,经过专家论证,编写完成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报告(现状及“十四五”展望)》。将医疗器械产业研究从线上向线下延伸,从政策宣传向经济研究延伸,汇聚了业界的高端资源,也取得了一系列明显的进展与成效。会上,卢忠代表南方所发布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综合发展指数(NFI),围绕规模效益、创新发展、产业生态、国际竞争四个维度,系统研究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特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聚焦当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交织,医药界应聚力防控疫情,稳定经济运行,确保安全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发展战略,深入贯彻执行国家药监局关于医疗器械监管的工作要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向时代与人民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