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3 10:58:46作者:特约撰稿 朱军生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原料药作为药品生产的基础,是医药工业9个子行业中仅次于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生产的第三大销售收入领域,也是医药工业国际化市场的主力军,出口金额比重占1/3以上。
原料药产业曾被冠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帽子,随着《规划》提出生物医药行业要聚焦创新能力、创新力量、创新格局和创新体系的明确要求,原料药发展迈向“高质量、高水平、高端化”的创新目标势在必行,对于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继而发挥“强基础”的源头作用意义重大。
HPAPI成为共识
高效原料药(HPAPI/Highly Potent API)已成为原料药市场的发展共识。即更准确、更有选择性地作用于病变细胞,并以较小剂量发挥较大治疗作用的具有高附加值、特色疗效的原料药。高效原料药的开发需要具备强有力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全球约80%的HPAPI是专利药。其中,化学合成的HPAPI占85%,生物技术生产的HPAPI需求逐年增加。驱动HPAPI增长的主要产品范围包括:靶向抗肿瘤、心血管、中枢神经、肌肉骨骼、前列腺及某些激素等药物。HPAPI典型产品代表有替尼类和抗体类抗肿瘤新药、抗乙肝丙肝病毒类药、抗耐药菌新药等;创新技术应用有:基因工程育种与微生物深层发酵、膜分离与新型结晶纯化、手性拆分和合成技术、绿色酶催化连续反应、密闭反应直通工艺等。
笔者留意到,今年3月,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组织(MPP)官网宣布,与35家企业签订协议,授权其生产辉瑞口服新冠治疗药物奈玛特韦仿制药,其中包括5家中国药企,分别是:上海迪赛诺、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复星医药、九洲药业,前四家企业生产奈玛特韦原料药和成品药,九洲药业生产奈玛特韦原料药。上述5家药企均是具有较强自主技术创新力的国内原料药龙头梯队企业。
布局连续制造技术
作为原料药生产大国,我国原料药产业已经成为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行业。当前,国内原料药产业不同区域和不同制药企业在绿色、智能等生态生产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平衡和差距性问题有待解决。2021年7月27日,ICH发布了《药品及原料药连续制造指南》征求意见稿,为制药行业和监管机构在药品(制剂)及原料药中应用连续生产技术的开发、实施和评估提供指导。同年10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ICH指导原则《Q13:原料药和制剂的连续制造》意见的通知”。连续制造技术已成为制药企业创新生态生产模式的“新利器”。
连续生产技术是指将传统的批次生产工艺转变为自动化连续性的工艺。根据Roots Analysis的数据,通过应用连续反应,可将反应釜批次反应的综合设备效率由传统的30%提高到75%以上,还可节省70%的设备占地面积及人力,并减少一半左右的生产成本及时长。礼来、辉瑞、GSK、诺华等均已布局便携式、连续、微型和模块化(PCMM)工厂,虽然距离端到端的药物连续生产仍有差距,但连续生产无疑将是原料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创效合作升级
今后几年将迎来大量仿制药上市,包括来那度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等重磅药物,其中生物药占据较大份额,相应原料药的需求将会增加。“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迎来全球新一轮专利药集中到期潮的原料药仿创和制剂抢仿的发展机遇。
原料药“走出去”需要重视与国际高端市场创效合作,重视国际高端市场出口结构升级。对于抗感染、解热镇痛、维生素、心血管、抗结核、抗真菌药等全球竞争优势品种,增加深加工和医药级原料药产品的出口比重,扩大面向规范市场的出口规模,增加高端原料药国际市场份额。还要重视国际市场协同创新升级,积极与跨国制药企业开展项目对接和交流,承接专利产品原料药合同生产任务;借力ICH平台、PIC/S体系等国际合作高效渠道,大力开展全球高端市场和WHO等质量体系认证。
此外,重视国际市场合作模式升级,聚焦全球全产业链资源共享目标,利用原料药制造优势,开展欧美市场国际产能合作,探索国际经营“落地生根”,促进对外贸易“和谐”运营,实现原料药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