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国控YYDS 规模鲸吞一触即发

发布时间:2022-05-09 10:35:17作者:歧正来源:医药经济报

4月底,所有上市医药商业企业都发布了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头部医药商业整体呈现出不错的增长,14家上市公司2021年全年营收14159.3亿元,相比2020年营收增长12.3%。虽然2021年医药商业销售额收入还没有公布,但13家商业公司(中国医药和重庆医药为联合体)的整体营收除掉非商业收入也妥妥超过了全国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业绩红榜:头部企业持续高于市场增长

国控:布局器械有先见之明

国药控股作为医药商业的龙头老大,2021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越5000亿元,这个数字基本是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和九州通三家的总和,而5年前国药控股的营收还仅略等于上海医药和华润医药两家的营收,医药商业行业的马太效应可见一斑。

值得关注的是,国控有两个亮点:一是医药板块目前受带量采购影响已经占全国公立医院采购额的30%,这对医药流通行业整体影响偏负面,但国控凭借综合优势拿到了不少集采药品的配送权,远远超过集采降价带来的损失,是集采的受益者。

二是国控对器械板块的布局有先见之明,与毛利率仅为8%左右的药品配送相比,器械配送的毛利率高很多倍,且目前受带量采购的冲击也相对较小,国控2018年收购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分销企业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2021年器械板块收入已达1081.29亿元,占国控整体营收的20.14%。

上药:期待高含金量品种

2021年,上药的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本来颇值得一提,不过“十四五”规划的宏观目标门槛是5000亿元,企业还需努力。

与国控非常强的流通属性相比,上药更愿意突出的亮点是工业板块,截至2021年上药共有39个在研创新药、8个改良型新药,其中有4款产品进入临床Ⅲ期。同时,上药还进入了颇为火热的罕见病领域,目前在研产品共16个。

2020年末,上药发起注册资本高达70亿元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开始投入运作,帮助上药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切入创新药研发。营收250.98亿元的上药工业板块体量虽然不小,含金量高的品种并不多,给市场的整体印象还是散、小、杂。在创新药研发不断投入加持下,能否研发出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是上药工业突破的关键。

华润:立稳OTC业务

华润医药的工业板块同样可圈可点,与上药工业板块相比,华润医药最大的成功在于,立稳全国最大的OTC业务定位。华润医药旗下有华润三九、山东阿胶、江中药业,都是OTC领域的知名企业,拥有如三九感冒灵颗粒、江中健胃消食片、金毓婷等知名品牌。2021年,华润三九还获得了日本知名品牌龙角散在中国市场的推广销售权。创新药物研发方面,华润通过入股永泰生物进入细胞免疫治疗领域。

华润医药分销业务2021年实现了1633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同比增长17.9%。

与国药控股一样,华润医药也是集采的获益者,获得了超过60%集采品种的配送权。此外,华润医药的器械分销也实现了约217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并在17个省建立独立的医疗器械公司。

九州通:选取中低端市场

作为四家千亿龙头里唯一的民营企业,九州通可以说是差异化竞争的经典,避开与国控、上药、华润等国字头在一二线城市三级公立医院的直接竞争,九州通选取了县域和百强医药连锁这样的中低端市场。2021年九州通分销业务实现收入1057.51亿元,同比增长10.7%,这个增长速度相对整体市场虽不错,但与前三强相比还有差距。

从医药流通行业的长期竞争态势来看,从底部市场往头部市场升级很困难,反过来,从头部市场往底部市场渗透相对挑战要小很多。未来,九州通如何避免被吞并或应对来自更头部企业的直接挑战,目前还看不到清晰的战略应对举措。

[小结]

总的来看,虽然四大全国商业龙头都聚焦医药商业领域,但各自的战略重点明显不同。

国控完全聚焦商业领域,持续攀越、势不可挡,按照当下的成长速度几乎每年差不多能增长一个中国医药-重庆医药的体量,照此态势,到2026年就能突破万亿元大关,国控持续“封王”的过程必然有无数中小商业企业将被吸纳,甚至发生对上市企业的鲸吞也不意外。

上药与华润同时选择了“花开多枝”,商业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工业板块,只不过上药选择了冲刺创新药但成功迹象未显,华润选择了OTC市场且已成功登顶。

民营龙头九州通差异化竞争,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应对被并购的风险。

失意阵营:近半公司净利润负增长

颇令人担忧的是,九州通、中国医药-重庆医药、华东医药、瑞康医药、柳州医药五家企业的净利润出现了20%左右的负增长,其中瑞康医药净利润负增长高达49.8%,14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净利润负增长,这是否意味着医药商业整体的利润率开始恶化?

来看看这几家公司疫情前后3年的净利润增长情况。根据年报数据,这些公司在疫情大流行的2020年普遍都有比较好的净利润增长,九州通和瑞康医药的增幅更是高达100%左右。而在疫情的前一年,中国医药-重庆医药以及瑞康医药的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瑞康医药的负增长尤其严重。从这组波动的数据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整个医药商业特别是头部商业企业,利润负增长并没有成为明显趋势,仍需进一步深入每家企业探寻原因。

九州通:防疫物资销售下滑 

九州通净利润负增长的原因,从数据看主要在于,2020年受益于疫情有非正常的净利润高增长,2021年行业恢复正常后净利润增长回调。

就具体原因而言,一是2020年九州通代理的疫情产品在2021年销量减少加上退货带来了1.87亿元净利润减少;二是出口防疫物质销售大幅减少,加上折价处理部分产品带来1.64亿元净利润减少;三是2020年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等政策在2021年结束,带来了1.39亿元的净利润减少。这属于正常波动,与行业整体趋势无关。

中国医药-重庆医药:前者商业应变不足

中国医药-重庆医药联合体的净利润负增长主要在于中国医药,重庆医药部分2021年仍有13.69%的净利润增长。

中国医药商业板块2021年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32.68%,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另一方面则是受医保目录调整、限制用药等政策影响,凸显中国医药面对政策变化时的预案以及腾挪空间不足。

华东医药:受疫情和集采挑战

华东医药的净利润下滑主要在于医药工业板块受药品集采和医保谈判价格影响,商业板块表现相对正常,不过2021年商业板块营业收入增长仅为5.94%,结合2020年商业板块营业收入-8.32%来看,华东医药在疫情与集采应对方面挑战颇大。

瑞康医药:染上并购后遗症

瑞康医药2021年净利润仅为1.31亿元,同比下降49.8%,2020年虽然净利润增幅高达128.16%,但参考疫情前2019年净利润下降惊人的220.31%来看,并不是2020年做得有多好,而是2019年实在太差了。瑞康医药的主要问题在于,通过合伙人制快速收购不少中小商业公司,这些公司在收购时的评估现在看来并不充分,收购后的整合也有很大问题。

这些矛盾从2018年开始显现,2018年瑞康医药对被并购企业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7.24亿元,接着2019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8.37亿元,直接带来2019年9.28亿元的负净利润。更为拉垮的是,瑞康医药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营收大幅下降,2020年营收减少80.25亿元,2021年营收减少61.74亿元。对此,瑞康医药只能模糊地解释为,受疫情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控盘能力堪忧。

柳州医药:集采品种毛利低

相较来说,柳州医药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比较清晰:一部分在于集采对公司医院销售产生了12亿元的增量影响,且部分集采品种毛利率下降2~5个百分点。集采品种的销售规模虽然上去了,却对其他未进集采品种的销量造成较大影响,总的来看,集采对柳州医药的影响偏负面。另一部分则在于2020年疫情期间享受的社保减免不再,也部分影响了净利润。

流通趋势:集聚度加速提升

回顾2021年各家商业公司的表现,大致可以看到:

1.集采对全国布局的四家龙头商业公司影响偏正面,因为网络优势可以拿到更多的集采品种配送权而获益。

2.集采对区域龙头商业企业的影响整体较大,单个或少数几个省份配送权的获得无法递减集采带来的相应损失,可见集采对中小商业公司的影响更大。

3.在政策宏观引导以及集采客观助力下,医药流通产业的集聚度将加速提升,万亿国控指日可待,期间必将酝酿流通产业的大规模并购与鲸吞。

4.受益于医药行业整体的向上发展趋势,流通产业发展依然可期,未见明显的不利因素。

QQ图片20220509103346.jpg

观察<<<

距离“十四五”目标有多远

根据商务部《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自从2017年我国商业流通行业增速首次下降到个位数以来,目前尚未回到两位数增长,到2020年更由于疫情冲击增速仅为2.4%。与此同时,头部商业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长每年平均保持在10%以上,部分企业增长甚至接近20%,整体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按照商务部药品流通行业“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培育形成1~3家超5000亿元、5~10家超千亿元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的目标来看,国药控股2021年全年营收5210.51亿元,首次超过了5000亿元,1家超过5000亿元的保底目标已经达成,上海医药和华润按照目前的增速到2025年要超过5000亿元比较悬。

如果不算超过5000亿元的商业企业,要完成“5家超过1000亿元”的保底目标目前有上药、华润和九州通,离保底目标还差两家。其中,中国医药-重庆医药联合体妥妥的离1000亿元只差临门一脚,排在后面的商业企业按照目前增速到2025年超过1000亿元挑战不小。

面向1000亿元和5000亿元的两大目标,商业企业之间的大并购或者股权整合近两年大概率会发生,参照重庆医药和中国医药的整合,下一个会不会是南京医药和华东医药呢?拭目以待。(歧正)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