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整合之战:加盟较量且试天下

发布时间:2022-05-05 10:15:08作者:康忠来源:医药经济报

从5月1日起实施的《广东省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支持单体药店加盟连锁企业是其重点内容。“一场新的加盟潮将在广东迅速掀起”,业内人士纷纷作出预测。

“加盟”是近两年来的药店圈热词。如无意外,加盟大战将是今年药店整合的重点,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较大影响,但药店的数量有增无减。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仅在2021年第二季度,连锁药店新增的门店就达1.05万家。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当前药店行业正处于资本推动的整合期,对于上市连锁而言,其主要目标是尽快扩大门店规模,提高市场份额,目前除了深耕原有重点区域外,还发力抢占薄弱和空白地区。

以往的并购案例,更多是靠全资或控股,但如今面对各路群雄逐鹿,速度显得更加重要,离“根据地”越远,加盟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已经成为现阶段不可或缺的整合手段。正因为许多大连锁都把加盟作为重要拓展手段,于是扩张不再是以附近区域为主,而是可以大幅度跨越界疆的距离,如养天和从湖南跨到山东。

从目前的“战果”来看,国大和老百姓走在了前面,两者都有先手优势,但益丰、大参林等头部连锁也在发力。截至2021年6月底,单体药店的数量为24.94万家,比2021第一季度新增7500家。照此推测,加盟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发力加盟

去年10月,老百姓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报,截至2021年9月30日,拥有门店8163家,其中加盟门店2108家,占比25.8%,超过四分之一。而在2021年上半年,国大、益丰和大参林的加盟店占比分别为18.4%、11.6%和7.9%。

该季报内容显示,为了实现快速扩张,老百姓采取直营、星火、加盟、联盟“四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方式,即“内生和外延双轮驱动”。在三个季度里,老百姓新增自建店724家,加盟店607家,几乎可以平分秋色,由此可见“加盟”对其规模扩张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季报明确指出,老百姓的加盟、联盟业务“以城郊及县域乡镇市场”为主,换言之,在这些地区,“加盟”比收购更有吸引力。

一直以来,相对全国的药店来说,广东的连锁率都不算高。据广东省药监局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广东省药品监管统计季度报告》数据,截至2021年9月底,全省有药店55139家,连锁门店数22839家,连锁率为41.4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

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单体药店的数量比连锁药店的门店多,这说明单体药店依然活得很滋润,并不像一些媒体所报道的那么脆弱不堪。而且这并不是偶然现象,在沿海的经济发达省份,这个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于这些地区的单体药店来说,“加盟”的吸引力远大于被收购。

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上市连锁势力薄弱的地区,由于市场整合不如经济发达地区充分,自建门店、收购都不如加盟的速度快。原因有几方面:一是这些地区的药店由于整合不充分,整合难度较大;二是受到一些因素干扰,自建拓展速度较慢;三是相比于收购,这些地方的药店更认可加盟。

从一心堂上市掀起的并购潮,如今已到了“下半场”,可以说拼规模首先拼的是速度。

要拼速度首先要广而告之,于是我们看到近两年各大连锁纷纷组建专门的团队,建立专门的加盟管理体系,开展大规模的宣讲活动,搞得轰轰烈烈。

质变之路

在非典时期,由于有一些加盟店违反政府价格规定,受到处罚,结果连累到其所加盟的连锁公司,从那时起,一度在全国许多地方兴起了大砍加盟店之风。因为连锁药店发现,虽然可收取一定的加盟费,但如有加盟店发生问题,得不偿失。

加盟之风之所以能够重新兴起,获益于监管门槛的不断提高,改变了以前连而不锁的局面,如药监部门要求“七统一”,其中关键的一点必须由连锁总部配送,从而实现了直营与加盟的真正统一。对于连锁总部来说,真正获得了销售增长,而不是名义上数字的叠加。

有了加盟店的业务,连锁可以更有动力向上游延伸,增加自营品种的数量,藉此可以强化与加盟店的联系。据了解,国大药房有一部分加盟店就是由有产品合作的药店发展而来,加盟国大药房后,不只是获得品种的优势,更可获得管理技术的支持。

纵观随后发展起来的老百姓、益丰、大参林等,都是追随国大药房的脚步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加盟管理体系,但老百姓开启了另创加盟品牌的范例。

在加盟回归主流的同时,加盟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早期的养天和主要在湖南搞加盟,实际上和管理直营店差不多,区别在于让加盟店的老板也有机会成为管理者和监督者,而后期则向全国发展,与加盟店的合作是两个品牌的结合,在管理、资金等方面都可以给予支持,侧重的是商品的配送。

养天和的加盟有较大的自由度,不过相中上市连锁的药店也不少,虽然需要给加盟费和投入软硬件改造的费用,但有上市品牌和品种优势的加持,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加盟店,老百姓还区分老店和新店,加盟的条件也不相同。

其实不只是上市连锁和大连锁搞加盟,全国各地区域的主流连锁大力开发加盟店的现象也很普遍,而且成绩不俗,都有100家到几百家的规模。

虽然上市连锁和头部连锁在门店和销售总规模上拥有明显优势,但是在某些区域,还是不及当地的龙头,且这些区域老大在当地经营多年,无论是品牌还是影响力,都不是外来连锁在短期内所能取代的,除非被并购。

不管是哪种加盟方式,首先从渠道上规范了加盟店的进货行为,避免了加盟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伤害,因此加盟回归主流也是必然趋势。

胜负未分

由于加盟在近两年才开始大规模拓展,如益丰、大参林在起初还限定区域,尽管进展迅速,但总量相对还是偏小。

以加盟走在前列的上市连锁为例,截至2021年上半年,老百姓的加盟店为1998家、益丰799家、大参林552家、漱玉481家,而拓展较早的国大药房也不过1549家。

由于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集采、医保付费改革等政策影响,药品高毛模式逐渐式微,药店规模优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品牌药企注重与百强连锁合作,而各方资源也倾向这些连锁,因此小连锁和单体药店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从当前的并购趋势来看,大连锁的并购步伐加快,继续深耕重点市场和抢占西北、东北等布点薄弱区域,随着其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当地连锁的发展空间也将大为缩小。年销售规模超过十亿元的唐人医药和怀仁都投向了上市连锁的怀抱,在其示范作用下,选择抱“大树”的药店会越来越多。

如何投靠,“加盟”模式的重新流行反映出大部分药店的心态。我国药店大部分为民营,很多连锁都是从一家门店发展起来的,如果可以有能力生存下去,相信很多经营者还是会坚持。可大势如此,也只能跟随潮流。

DTP药房的实践证明,没有品种资源优势,经营难有起色。选择加盟大连锁,更多是看中其品种资源和进价优势。大连锁各有各的优势品种,而在用药方面有地域的用药习惯和消费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区域连锁也能扩大加盟店规模的主要原因。

在这场大战中,上市连锁无疑是取得了先手,但这并不代表胜券在握。互联网时代正在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京东药房、阿里健康等医药电商巨头也在发力抢占药店终端市场,不排除在这种形势下会有新加盟模式诞生的可能。

加盟店的比重逐年上升,这说明未来的并购之战重点将发生转移,与自建门店投入大、周期长相比,加盟显然是一门合算的生意;与收购相比,在扩大规模上又有速度的优势。加盟店不仅可以带来规模的提升,而且让大连锁获得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由此不难推测,加盟大战将更加激烈、精彩。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