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徐伟:医保改革多效融合促市场结构变化

发布时间:2022-04-28 10:28:54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QQ图片20220428102408.jpg


“研究表明,医保基金的收支与医药市场成正相关关系,且随着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医药市场将呈现平稳扩容的态势。”在第33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线上发布会上,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徐伟教授在题为《医保战略性购买与医药市场》的专题报告中指出,经统计学检验,我国医保基金收入、支出及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医药上市公司主营收入间的相关系数均超过99%,四者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在他看来,近年,国家持续推进门诊、住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其中包括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及按项目付费。而普惠险快速发展,当前虽全年保费收入不到医保基金收入的0.5%,且参保率大部分城市普遍都在20%以下,但对医药行业来说既任重道远,也前景可期。

在此背景下,未来国内医药市场分布两极化会更明显:一极是医保用药市场,体现出低毛利、低费用的利润结构特点,尤其是集采药品、基药及谈判药品;另一极是非医保用药市场,表现出高毛利、高费用的利润结构特点,其中就含部分放弃医保用药市场的高价原研药、OTC药品、新上市且未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等。

徐伟认为,未来医院用药结构会从化药转向生物药。2020年全球畅销药TOP10销售额中,阿达木单抗、纳武单抗、贝伐珠单抗、派姆单抗等6个生物药在列。此外,国家集采会促使医疗机构用药偏好使用性价比更高的药品,中选仿制药采购量大幅上升,未中选原研药采购量显著降低,中选仿制药对未中选原研药“替代效应”明显;未中选仿制药采购量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未中选原研药,质优价宜的中选仿制药更受医疗机构青睐。如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等中选品种快速增长。

而对零售终端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2020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956亿元,全年处方外流规模达5000亿元,预测2023年将达到7200亿元。不过,这并不是一场机会均等的盛宴。首先,对医药分开需持谨慎乐观态度。比方说,目前配备谈判药品的零售药店数量高于医疗机构,但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等注射剂型仅医疗机构配备;其次是药品零加成,医院采购动力下降。此外,互联网医疗正在逐步健全。那么,支付药品类型中,处方药是否能实现外流?跨统筹互联网医疗如何解决异地就医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