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卢忠:拥抱医械黄金发展期攻关“卡脖子”难题

发布时间:2022-04-28 10:26:48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QQ图片20220428102331.jpg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技术进步带来产业升级,以及国家政策对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医疗器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率、注册产品数量、生产企业数量、上市企业数量以及产业集中度等都呈快速上升趋势。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卢忠在4月28日线上召开的第33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医疗器械产业规模效益进入新台阶。

国家药监局南方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整体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从2015年的629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392亿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4%。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企业研发投入、产品创新、发明专利的数量质量和上市企业创新竞争力等稳步增长,企业创新发展高度活跃,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企业上报数据,中国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保持高速增长,从2016年的777家增长至2020年的2299家,一举突破2000家的关口。

卢忠认为,“在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一系列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医疗器械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要求,加大力度鼓励创新,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从医疗器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

“‘十三五’期间,医疗器械产业生态持续向好发展。产业政策利好不断、研究资源逐渐丰富、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服务逐步完善、供应链保障措施持续加强、医疗器械投资热情高涨、医疗服务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改变行业生态、网络销售新业态爆发,助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卢忠看来,2020年上半年国际贸易情况持续低迷,但医疗器械出口快速增长,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亮点,为稳定外贸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反,进口规模则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这与中国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稳步落实、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体系逐渐完善、产品结构与性能进一步优化、进口替代逐步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一带一路”沿线布局等内生动力的增强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为了科学、客观、合理地量化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国家药监局南方所首次建立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综合发展指数(南方所指数,NFI),并首次发布2020年南方所指数(NFI)259点!2015-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综合发展指数(2015年作为基准期)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处在平稳发展的区间,2020年进入快速上升区。

对于“十四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卢忠预测,未来5~1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高质量发展,行业平均增速将高于药品行业,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在新体制下,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协同攻关,逐步解决医疗器械领域“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医疗器械的需求,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更好地建设贸易强国,加快培育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打造全球化竞争力。随着一系列政策规划的相继发布实施,我国即将进入医疗器械创新型国家前列,为保障人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可以预见,“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仍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