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1 15:23:32作者:综合编译/王迪来源:医药经济报
去年公开市场涌入了一大批生物技术公司,其中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记录高达100多家公司,但其研究可能尚未充分获取临床证据。它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在这批公开上市的临床前生物技术公司中,大部分在患者群中进行概念验证(POC,验证候选药物的药理效应可以转化成临床获益,一般在早期临床研究阶段进行),正因如此,他们的上市本应让人瞩目。然而,风险投资机构Omega Funds的创始人Otello Stampacchia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提前上市通常显得“为时过早”。
IPO路险难阻闯关者
但是,纳斯达克医疗保健公司上市负责人Jordan Saxe表示,临床前生物技术公司的IPO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他认为,这些在2021年贸然上市的临床前生物技术公司可能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在公布第一批临床试验结果时,得出了“非常有趣的数据”;要么在临床试验上步履蹒跚,却不得不在公开市场上再次遭受数据问题的考验。
确实,去年对这批竞相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来说是困难的一年,因为在上市之前,它们还没来得及在临床试验中测试它们的实验性治疗药物。在2021年IPO的所有公司中,只有一家公司的股价自上市以来上涨。
Saxe说:“市场目前有点波动起伏,可能会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即便如此,鉴于行业的产品研发线没有放缓的迹象,今年还会有另外75家或者更多的生物技术公司实现IPO。”今年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上罗列出的私营公司数量多达200 家,证明生物技术公司正在跑步上市。
时运不济还是逆天改命
同时,我们不能孤立地观察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应该关注它们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还应留心投资者的信心是增强还是缺乏。根据Jefferies公司提供的数据,去年IPO的生物技术公司股价平均下降了22%。
Saxe表示,现在就去评价哪家公司在去年的市场竞争中是否高人一筹还太早。以Moderna公司为例,其所取得的成功是当时外界没有预料到的。
风险投资机构Omega Funds的创始人Stampacchia直接将去年11个月左右的时间归类为熊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2021年前10大IPO的生物技术公司中,有9家公司目前的交易价格远远低于其初始发行价。其中规模最大的Sana Biotechnology公司IPO时的发行价为25美元,目前股价仅为发行价的大约三分之一。 Verve Therapeutics是一家从事心脏病和基因治疗药物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在Fierce Biotech 网站列出的前10大IPO公司中,它是唯一一家表现比上市首日好的生物技术公司。
不过,股价表现惨淡并没有阻止所有生物技术公司IPO的步伐,就在今年2月初,专业从事细胞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Arcellx启动了IPO。Saxe表示,生物技术公司应该还有2~3年的资本跑道,在一个不利的股票市场环境中,这些公司应该采取B计划。
只不过,在目前阶段,生物技术公司考虑上市虽然不至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但至少让人感觉并非恰逢其时。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