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江苏耗材再迎降声一片

发布时间:2022-04-02 11:20:56作者:Eshare医械汇来源:医药经济报

集采“急先锋”又有新动作


在耗材集采上,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最近,它又出手了。《江苏省第七轮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公告(一)》一经公布,腔镜吻合器、神经专用弹簧圈、超声刀、真空采血管四类本轮集采耗材的市场走向又一次引发业界热切关注。

江苏省医保局局长周英曾表示,到2025年省集中带量采购高值医用耗材覆盖30个品类以上。目前江苏已完成六轮带量采购,涉及心脏支架、冠脉球囊等15大类品种。此轮集采,无疑又给涉及耗材带来新一轮的考验。


吻合器:全品类遇袭


吻合器分为开放式吻合器、腔镜吻合器和电动吻合器。腔镜吻合器是目前主流吻合器,电动吻合器在精确度和稳定性方面优势明显,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腔镜吻合器已在全国多地集采,其中在江苏省第四轮集采中,两千多元的直线吻合器降到一百多元,四五千元的痔吻合器降到两三百元,平均降幅达83.93%,最高降幅96.29%。

电动吻合器被重庆八省联盟首次纳入集采后,价格也受到冲击。江苏作为吻合器生产和使用大省,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吻合器生产企业。此次集采,意味着吻合器市场再次迎来新一轮洗牌。


弹簧圈:资本凉透心


一直以来,神经介入产品由于市场需求大、国产替代率低、竞争者相对较少,是公认的“蓝海”市场。2020年神经介入器械全年注册量达到25件,仅弹簧圈已有9款国产产品上市。

随着弹簧圈在河北省首次被纳入集采,其平均价格从1.2万元下降至6400元左右,平均降幅46.82%,最高降幅66%。价格“腰斩”直接打破了国内企业期望的1~2年的溢价空间。

集采仿佛在神经介入行业投下“深水炸弹”。2021年下半年,资本逐渐冷静,神经介入市场投融资热度有了明显的降温,全年投融资事件仅发生4起。


超声刀:国产抢份额


资料显示,2020年超声刀在美国的渗透率已达27%,但在我国市场的渗透率仅为1.1%。国产超声刀虽然在耗材的材质和工艺上与进口品牌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国产产品相继获批上市,目前已有近30家国产企业取得注册证,国产替代已初具雏形。同时通过集采,国产超声刀厂家凭借更低的生产成本优势,有望以更低价格获得更大份额,国内渗透率将有望快速提升。

2020年7月,福建曾对超声刀进行带量采购,平均降幅为40.77%;2021年12月,超声刀被广东16省联盟再次纳入集采,由于覆盖了50%以上的中国市场,更大体量意味着更大议价权,最终价格平均降幅70.11%,最高降幅93%。其中国产企业深圳普汇3mm超声刀从7730元降到545元,7mm、5mm的高端超声刀均价从5734元降到1800元。


真空采血管:价格创新低


2017-2020年,我国真空采血管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2%,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19.6亿元,年产量超过55亿支,年消费量超过63亿支。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真空采血管生产企业不断增多,现阶段企业数量在100家左右,2017年国产真空采血管的占有率已经超过80%。

我国真空采血管行业中竞争实力较好的企业主要有阳普医疗、三力、拱东医疗、威高集团、力因精准、瑞琦医疗、康健医疗等,国外医械企业也纷纷进入我国布局,代表性企业主要是美国BD、德国非可替、日本积水医疗等。目前美国BD在我国真空采血管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国内龙头阳普医疗市场占比位居第二。但大部分国产企业布局在中低端市场,不具备高端市场竞争力。

2月10日,青海省真空采血管带量采购中,河南省驼人医疗中选独占青海省70%真空采血管市场。此次江苏省的集采或许会将真空采血管的价格再拉入一个新低。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