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30 14:03:24作者:逄增志来源:医药经济报
时令已是三月阳春,气温却低得有些反常,细雨冷风也袭人——这就是春天里人们常说的“倒春寒”了。日前,国药一致、一心堂、健之佳等上市公司先后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快报或业绩波动风险提示性公告,部分上市连锁前些年高速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让人感觉连锁药店也遇上了“倒春寒”。
国大药房 盈利空间缩小
3月15日,国大药房的母公司国药一致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快报显示,2021年国药一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67%;而2020年度国药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57%,即该指标同比下降了15.24个百分点。对于利润下降的原因,快报的解释是:主要系根据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测试的初步结果,对下属子公司计提商誉及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同时,零售板块2021年新开设直营门店超过1000家,新店前期投入较大,效益暂未显现,以及受行业政策、疫情等多重影响,盈利空间缩小。
国大药房2021年度的盈利空间下降多少?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国大药房2020年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可是双双高速增长。据国药一致《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度国大药房完成营业收入194.38亿元,同比增长44.04%;各业态快速发展,其中直营常规同比增长44%,DTP同比增长22%,O2O同比增长221%,加盟业务增速18%;2020年度实现净利润4.77亿元,同比增长54.81%,实现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41.82%。
作为全国性龙头,又背靠国药控股这棵大树,国大药房具有极强的资源获取能力与抗风险能力。截至2020年底,国大药房门店总数达7660家,其中直营6212家、加盟1448家,覆盖全国20个省级市场,88个地级市场。如此大块头盈利能力也出现下滑,是业内人士想不到的。
国大药房一边大笔投资开设新店,一边大刀阔斧地关闭门店,或许是造成净利润受累的原因之一。2020年度国大新开直营门店759家,关闭门店240家,净增519家,关店率3.13%;2021年新开直营门店超过1000家,如果关店率保持不变,2021年度可能关闭门店270多家,这就造成了新店一次性投资与前期投入较大,短期内难以盈利并收回投资;而关闭门店更带来不小的收入与利润流失、投资损失等等。两方面利空因素叠加,其影响不可小觑。
健之佳 短期业绩或下滑
国大药房2021年度受到影响的只是盈利空间缩小,健之佳则通过《风险提示性公告》提醒投资者,由于新冠疫情、医保政策变化带来2021年度业绩波动,可能导致公司的短期业绩下滑。
关于新冠疫情对业务的影响,健之佳表示:一是近期新冠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地区扩散并加强管控的态势,公司云南总部所处区域与疫情中风险地区相邻,疫情管控区域的总部人员、门店店员需定期核酸检测,办公、商务洽谈、出差等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公司现有门店近3000家,其中位于昆明市区和周边县区、临沧分部以及普洱景洪、红河等分部的部分边境县门店近800家,这些门店近期暂停销售退热、抗病毒、抗生素等“一退两抗”药品,少量门店被迫暂时关闭,门店恢复营业及销售时间需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确定;三是其余2200多家门店,由于部分地区购药有疫情防控的其他要求,部分顾客减少到店或回流至医疗机构,导致门店客流略微下降,自然营业额也随之减少。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对门店经营也造成一定影响。健之佳表示,2021年末国家医保系统在各省区陆续上线,各地区医保刷卡范围逐步统一,重庆、四川、广西地区保健食品不再纳入医保刷卡范围;自2022年4月起,云南省本级、昆明市本级医保定点药店个人账户将不能支付没有纳入国家医保标准编码体系的品种(包括保健食品、部分医疗器械等),慢病药房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与医疗机构一致。这些因素对顾客一段时间内的消费行为造成影响,自然波及到公司的药品销售收入。
健之佳坦陈“上述因素可能带来公司短期业绩下滑的风险”并表示:针对疫情、医保政策变化等因素,已经制定并落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努力克服疫情客观因素影响,积极响应国家医保改革举措,主动调整商品策略规划,日常经营活动整体保持正常,内部经营有序开展,全力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一心堂 业绩基本达预期
一贯在上市连锁中最早发布年报的一心堂,这次依然“春来第一声”,而且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3月14日,一心堂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45.85亿元、9.21亿元和8.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4%、16.65%、19.22%,实现每股收益1.56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从全年指标看,一心堂2021年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还是非常可喜的,但与2020年此三项主要指标分别高达20.78%、30.81%、27.43%的同比增速相比,显然逊色不少。
按半年度来看,一心堂202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经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下半年收入端增速环比改善,逐步走出了2020年上半年防疫物资高基数的影响,但增收不增利,下半年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增速不匹配,下半年三项主要指标的同比增速分别是18.95%、6.15%、9.07%,收入端的增长要远超过利润端;与上半年三项主要指标的同比增速11.16%、25.96%、28.00%相比,净利润指标的增速下滑明显——这可能与2019年整个行业处于相对低谷、2020年上半年疫情初发、顾客防疫需求暴增等有关。
如果按季度看,2021年前三季度一心堂的主要经营指标可谓出色,尤其是利润端指标一直稳定在极高水平。进入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继续稳定增长,但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大幅下滑,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有机构据此分析,一心堂在2021年四季度对各种费用进行了合理合规的集中支出,造成利润端大幅承压。无论如何,这对一心堂来说,无异于一场“倒春寒”。
总的说来,尽管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但2021年全年经营仍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一是第四季度医保系统切换,部分原省增补目录品种的销售受到影响;二是四季度局部地区疫情散发多发,感冒、咳嗽等药品销售受限;三是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房屋租赁准则,租赁资产、费用等进行了大的调整;四是年内新开门店较多,新店投入增加而产出需要一定周期从而拖累了当期业绩。
截至2021年年底,一心堂有直营连锁门店8560家,年内净增1355家(2020年净增加939家),门店总数同比增加18.81%,也超出了市场预期,其中第四季度门店数净增加204家(2020年四季度净增加294家),为未来业绩稳定增长储备了充沛的动能。
从2021年三季报可见端倪:前九个月一心堂在云南省内新开门店644家、省外新开门店656家,省外新开门店已超过省内,其中四川省新开门店214家、广西新开143家、重庆新开53家,省外布局加快、省外占比不断增加,表明一心堂的扩张正在由省内战略性转向省外,省外已成为扩张主战场,异地扩张将再上一个大的台阶。另一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一心堂只关闭门店26家,占全部门店的0.36%,如此低的关店率凸显出一心堂的门店经营管理能力高出一筹。
观点>>
行业转暖就在前方
国大药房、健之佳等连锁遇到的由于新冠疫情、医保政策变化等带来的业绩波动困扰,在其他连锁也同样存在,只不过程度不同、影响有大有小罢了。再加上各连锁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以及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等有强有弱,特别是不同连锁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那些实力强、已经度过快速发展期的连锁可以将这些不利影响与波动消化吸收,或通过其他业务的大幅增长来填坑,总的业绩仍然保持稳定增长;部分连锁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门店与经营规模大幅度扩张,资金成本、营销成本乃至管理成本等处在较高的水平,外部扰动、不利影响等体现就明显一些。
除了新冠疫情影响、医保政策变化以及监管越来越严、部分地区监管层层加码等“共性”利空,连锁药店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健之佳大手笔并购唐人医药80%~100%股权带来极大的资金缺口,存在一定的整合风险与商誉风险;漱玉平民选择东北地区跨省扩张,面临市场适应、文化融合等难题;“并购先锋”老百姓收购河北华佗药房受挫转而收购湖南怀仁,成功后商誉将高达50.79亿元……
在看到利空与风险的同时,也要看到诸多利好:门慢特、长处方、“双通道”等利好已经落实或正在落实,处方药网售等利好即将落实……正在风口上的利好,则是市场急需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各连锁药店正式上架销售,抗原检测盒在当前疫情下需求井喷,如此迅速地在连锁药店开卖,不仅带来了营业收入的增量增长,还因其有着良好的引流导流作用,对药店多元化经营、改善市场形象等是极好的促进。预计今后这种适合药店领售或主销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自然界“倒春寒”很快就会过去,春天的脚步不可阻挡地到来;在政策春风、行业与企业共同努力以及一心堂等越来越多的连锁优化门店经营管理、强化高质量发展等背景下,药店业的“倒春寒”将快速消解,整个行业的转暖与增长就在前方。(庞然)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