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数字医疗公司重燃上市时速

发布时间:2022-03-17 14:02:28作者:赫然来源:医药经济报

可持续盈利模式决定能走多远


去年8月,在智云健康首次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第三日,笔者曾撰文《数字医疗公司扎堆上市——智云健康会成功吗》,谈到当时的资本市场对智云健康这类盈利模式未必会继续保持开放状态,这类公司上市是否能成功依然有未知数。六个月后,智云健康的提交申请失效,不久后的2022年2月28日,智云再次提交上市申请。

一家公司能否上市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可持续盈利的核心能力,加上资本市场在递表时间内的主导方向,其中可持续盈利核心能力的关键是公司是否具备核心的价值。本文从核心价值出发,结合资本市场方向两个维度,看看智云健康的此次递表情况。


QQ图片20220317140324.jpg

QQ图片20220317140324.jpg

 二次递表: 核心价值梳理


智云健康在上市申请报告里这样描述自己:“我们通过为医疗价值链上的所有主要参与者(包括医院、药店、制药公司、患者和医生)提供解决方案,期望引领中国数字慢病管理市场”。

这个表述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如果智云健康的核心价值在于引领中国数字慢病管理市场,其核心价值自然应是因为有智云健康的参与,数字慢病管理会变得更好,具体的衡量指标自然也应该是慢病患者更好的健康水平、整个院内外管理效率的提升等。不过,通读申请报告,我们知道智云健康并没有关注这些。

创业已经七年的智云健康从2C的线上糖尿病管理逐步转移到现在面向医院、药店、患者供应药品、耗材,面向医院和药店销售SaaS软件以及面向药械企业提供数字营销服务。赚钱并没有错,如果智云健康已经赚到钱或者赚了很多钱,也不需要讨论其是否具备核心价值,赚到钱这个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们还需要讨论这个话题的原因是智云健康截至2021年仍然是一个亏损企业。

这就需要探究智云健康的核心业务模式及其价值,以探寻其背后的商业逻辑。

表1展现了智云健康2018-2021年9月历年的收入数据情况,智云将其业务分为院内解决方案、药店解决方案和个人慢病管理服务解决方案及其他三大板块,主要根据业务场景来进行区分。如果按照业务性质来看,就是前面提到的药耗销售、数字营销以及SaaS软件销售。

按照业务性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智云健康的业务。药耗销售可以对标经销商公司来分析,数字营销可以对标既有的公司如上市公司医脉通来分析,SaaS软件销售也可以单独来分析。按照这个分法,重新梳理智云健康的收入结构,见表2。


药耗销售: 规模尚小


首先看销售医院及药店用品收入。这块业务按照2021年前九个月8.24亿元的营收规模来看也就是一个小型商业公司的规模,和4000亿元体量的龙头商业公司比距离非常大,且商业公司的核心是渠道网络与供应链,这并非科技公司的强项,暂时看不到智云健康对流通行业形成颠覆的潜在可能性。智云健康这块业务的本质是借助SaaS服务赋能与小型商业公司差异化竞争医院以及药店的供应链业务,同时因为有药耗的绑定,也能够帮助智云的SaaS产品对医院形成更好的黏性。

与同样体量小型商业公司聚焦在某个或某几个城市开展业务相比,目前智云健康供应链网络分散在全国若干个省份乃至要往全国展开,对于智云健康来说这种模式并不可持续,或早或晚必然要选择向局部城市或者局部省份聚焦,这将与智云SaaS服务全国开展业务布局形成冲突,还无法形成足够的业务协同。表3更为全面地展示了智云健康与小型商业公司优劣势分析。


软件服务: 优势不明


其次,看智云健康作为SaaS软件商的核心价值。简单来说,智云健康给医院提供整合院内外的慢病管理系统,给药店提供集成电子处方的在线药店管理系统。

医院SaaS软件收费能力并不强,从事这个领域业务的公司非常多,有力的竞争对手如左手医生、百度还有传统就给医院做信息化服务的各类厂家,对于医院来说,智云的免费或者低价销售策略并不具备绝对竞争力,持续的优化与配套的服务更为重要,这并不是智云的优势。从2020年到2021年,智云医汇SaaS服务付费意愿数量从184家下降到118家,就是最好的说明。

相反,因为绑定了云问诊,面向药店的SaaS服务更具备吸引力,在合规监管愈发趋严的大环境下,药店有动力购买电子处方,为处方药销售提供合法保障;此外,开展在线药店业务也是不少中小药店的痛点,智云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

从数据来看,2021年SaaS药店服务收入3506万元,SaaS医院服务收入仅为1379万元就是很好的证明。不过,云问诊背后的医生成本并不低,这块业务同样竞争激烈。

简而言之,无论面向医院还是药店SaaS服务,尽管智云健康取得了一定的覆盖优势(医院1937家,药店16.5万家),然而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且存在继续发展的瓶颈。


数字营销: 可持续性待考


最后,看智云健康作为数字营销商的核心价值。智云主要通过给制药企业提供数字营销服务来获取收入,智云2021年前九个月内共签约了15家医药公司,共获得营收2.39亿元,这部分营收毛利高达86.6%,且每年都有较好的增长。

如果对标港股数字营销上市公司医脉通来看,医脉通2020年全年营收2.13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营收1.30亿元,应该说智云健康的数字营销收入还算不错。

虽然都是数字营销,医脉通主要的营收来源于面向医生的学术营销,智云健康更多的是基于其SaaS服务的患者管理营销。智云的数字营销需要基于智云面向医院的SaaS服务,核心价值在于能够帮助药企触达医生和管理患者,只有维持足够多家安装SaaS软件医院的活跃度,才足以支撑这个商业模式,医脉通已经证明能够黏住足够多的医生,因而获得了企业的持续买单,智云尚没有证明能黏住足够多的医院,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尚存在一定的挑战。

总之,智云依靠SaaS服务切入医院市场,并从药耗供应上做大收入,从药企数字营销上做大利润。同时,除了SaaS直接赋能其余两块业务外,业务与业务之间还能形成一定程度的互相赋能,增强企业的整体影响力。然而,单独看每一块业务,都存在不小的挑战,其业务模式是否能够跑通上市之路,还不明朗。


小结<<<


智云健康二次递表能否成功?应该说,前景并不明朗。如果智云健康持续盈利状况良好,完全符合正常公司的上市要求,只要财务数据能够经得起审核,上市问题并不大,而盈利前景并不清晰的智云健康能否成功上市依然有未知数。

此前港股上市成功的平安好医生有平安集团的托底,京东健康本身盈利面清晰,又有京东的托底,代表数字营销的医脉通本身盈利状况良好,两家上市成功的未盈利公司医渡云和鹰瞳科技,分别代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个迄今仍然被资本市场看好的赛道。

而智云健康占据的数字慢病管理市场领域,随着十多年来诸多企业诸多模式的折戟,市场想象空间已经变窄。同时随着带量采购等政策的不断推进,慢病药品的盈利空间也正在不断被压缩,栖息于此市场的服务企业的盈利可行空间也在被不断挤压。如此前景下,没有巨头依托的智云健康能否被港股资本市场所接受,还是个问号。

好在从智云的财务报表看,其账面上依然有10.9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按照当前的亏损幅度,资金至少可以支撑企业运转两年时间,即便这次申请上市不成功,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智云依然有成功的可能。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