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同客不同单,孰优孰劣?

发布时间:2022-03-17 13:57:05作者:范月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案例】


心彩是Y药店的店长。心彩发现,店员接待顾客出单结果大不同。比如,一个口腔溃疡的顾客,A员工可能只拿一个30元左右的口腔溃疡含片,而B员工可能会拿一个西瓜霜喷剂(7元)+牛黄上清片(15元)+多维泡腾片(特价9元)。两笔销售金额相近,但B员工的毛利可能略低。整体上,二者毛利相差不多,那么顾客的感受有何不同呢?

A员工用一个产品,患者可能也会好;但B员工从局部用药+全身清热+补充多种维生素(体内缺乏易致口腔溃疡)多个角度解决顾客的健康问题,会带来一些不同的结果。


结果不同


①使用效果

B员工通过关联销售,提供“治+防”的专业方案,顾客恢复得更快,满意度也会更高。

②顾客价格感知不同

试想,一个顾客花30多元买了3种药,与只买一种药,心理层面会有什么不同的体验?A员工让顾客觉得这家药店东西挺贵,而B员工让顾客觉得很实惠。如此一来,顾客的回头率也不同,A员工回头率会低于B员工。两种不同的销售逻辑,决定了门店来客数不同。

③门店动销率不同

B员工在一笔单中销售了3个商品,客品数为3,如果整个门店商品数是2000个,那么B员工这笔小票就做成了1.5‰动销率;但A员工动销率只有0.5‰。动销率不同带来门店效期不同,特别是在来客数下降的情况下,门店的动销率更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按钮”。


如何改善?


更深层的是叠加效应。员工在导购时,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呈现于每一个顾客。在时间长度与顾客数量的叠加效应下,不同的模式会导致门店的销售业绩与商品管理呈现出天壤之别,不可不重视。

  

夯实专业知识

想要改善员工导购的思维模式,需要花细功夫。员工要夯实专业知识,并塑造整体输出理念。因为员工需要在顾客面前分析病症、解说,并展现不同产品的益处,同时要以良好的沟通方式来说明。导购,应该以自己的专业谱来引导,在合理的情况下顺便带上公司的重点品种,这样才不伤客。

  

常见疾病模板

但是,员工专业力提升确实太难了,有没有更高效、更现实的方法?笔者认为,可结合企业的特点、连锁的性质、优势的品种,做出常见疾病的模板,并结合相对易成交的客单价,打造出连锁自己的销售小票模型。

当然,专业的修炼仍不可缺,只有持续地进行专业学习,才能灵活驾驭专业模板。因为每一个模板,在运用的时候,可能也需要根据顾客的情况进行调整。而且,只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顾客面前有更多延伸、更多发挥。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