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十四五”增量+存量新时代 血液净化产业新龙头凸显

发布时间:2022-03-09 16:39:04作者:远征来源:医药经济报

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首选方案是血液透析。根据2018年《血液透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约为200万~250万人,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但由于患者经济和医疗条件的限制,2010年前,我国得到透析治疗的患者十分有限。随着国家医保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国家主管部门出台对民营血透中心的支持政策,能得到治疗的晚期肾衰患者越来越多,到2020年,透析患者数量已超过70万人,年透析人次超过7000万人次,市场增长迅速。

从市场格局来看,国内血液透析设备主要以外资厂商品牌竞争为主,集中在德国、日本、瑞典和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而血液透析耗材正处于国产品牌逐步替代阶段。其中,血液透析浓缩物(血液透析干粉和血液透析浓缩液)超过90%的产品均为内资品牌,市场参与者主要有山东威高、康盛生物、三鑫医疗、宝莱特、健帆生物等企业。


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国产化替代提速

2021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为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供总体规范和要求。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降低了医院采购透析器等医用耗材的价格,降低了透析患者的医疗负担。

“十四五”期间,我国多个省份也提出了血液透析行业的发展规划,主要是完善学科建设、科学设置透析中心、进一步推进带量采购等。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叠加政策红利,我国市场对血液透析的需求持续释放。

根据《血液透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在中性假设下,至2023年,我国血透产品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12.07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0.81%;在参考全球透析产业规模分布(血透产品占20%左右)基础上,我国的血透服务和药物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500亿元,血透产业合计规模将超过1800亿元。作为血液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透析浓缩物的市场需求将随之增长,发展空间巨大。

目前我国血液透析行业龙头效应显著,国内多足鼎立格局明显。

从中国血液透析相关公司的产品布局来看,布局透析机、透析器等设备和高值耗材的公司较多,主要包括新华医疗、宝莱特等;其次为血液透析浓缩物类产品,从主管部门官网可了解到,目前拥有血液透析浓缩物注册证的厂家有54家,主要集中在天津、河北和广东地区,国家对该类产品有严格的市场准入,且国内市场主要以国内厂商竞争为主,龙头和地域效应显著,如行业龙头企业康盛生物全国市场占有率约20%,排名全国前三,而该公司在广东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约50%左右,排名第一。

相较于血液透析仪器等固定资产,透析耗材属于易耗品,需要持续采购,随着我国血液透析治疗率的逐步提高,包括血液透析浓缩物在内的各类血液透析耗材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产品系列化布局是趋势

创新性优化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血液净化技术得到快速提升,从最初使用分子筛原理(基于致病因子和机体正常成分的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原理)的膜分离技术,发展至血液吸附清除技术,形成了血液透析和血液吸附两大产业体系。

得益于血液净化吸附技术的发展,血液净化可应用的临床领域从最初的主要应用于治疗肾衰尿毒症扩展到几乎所有医疗领域,如危重病症的抢救、脓毒血症、严重的免疫性疾病、重症肝病、心脏病、哮喘、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等。由于这些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治疗期长,整体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广东省在血液净化吸附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走在全国的前列 ,如全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血液灌流器(树脂灌流器)和全国唯一获批注册证的基因工程重组蛋白A免疫吸附血液净化产品,均在广东省。

基因工程蛋白A免疫吸附柱是我国迄今唯一拥有注册证的蛋白A免疫吸附产品,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对疑难重症免疫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了创新的治疗方法,不仅可用于肾脏疾病,还可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神经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数十种危重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包括常见的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硬皮病、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扩张型心肌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以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与治疗。该产品被列入科技部2018创新医疗器械目录,相关核心技术获得第八届广东省专利奖。

广东省企业在血液净化吸附领域持续创新,有多个血液净化吸附产品进入临床或报批阶段,成为血液净化吸附领域全国研发最活跃、最深入、产业转化最快的地区。

虽然血液净化领域整体市场规模巨大,但是部分核心原材料,如溶液滤过膜、血浆分离膜、血液透析滤过膜、琼脂糖凝胶、大孔吸附树脂等,目前均依赖国外进口。部分龙头企业已通过自主研发和/或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力求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