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7 14:49:41作者:风轻来源:医药经济报
做药企难吗?难!做药企的市场准入难吗?可能有的朋友会不停地点头:“太难了!”
国家六批七轮集中带量采购历历在目,平均降幅接近50个点已经成为标配。省级带量采购规则更新,四处联盟、制定目录,区域降价拼降幅,拼市场,拼成本。国谈常态化,新版基药目录至今热议。
在受疫情影响经济长期增速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需要开创空间的背景下,市场准入工作也在提高含金量。
有想法还要有思路
药企市场准入圈子的“翻车”现场并不少见:一方面,准入有不可承受之重,另一方面,准入也有急需提高的地方。
第一层级的准入仍然停留在混迹的层面。一年到头,除了参加一些可有可无的论坛,就是不停地晒朋友圈,然而一个优秀的准入人员第一条需要遵守的基础原则就是低调谦虚。
这一层级的准入,以结识关键人员为主,收集相关消息。孰不知这样的工作,一没有多少含金量,二也给当地相关部门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对你客气吧,你非要没话找话把话题聊得没有质量。耐着性子听吧,又实在没有时间,耽误正经工作。”所以,药企、商业公司也应换位思考:新形势下的市场准入工作应该怎么开展?是以医学驱动,扎扎实实做好产品,体现出产品的价值,还是继续避重就轻搞一些所谓的情感营销?
第二层级的准入,有想法有思路,但往往想的比做的多。这些人员已经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领导潜质,但限于自身知识结构欠缺与对事物的投入程度,往往想得多,做得少。要求别人做得多,要求自己做得少。其实,他们是最具有潜力的,往往将其向高处引领,只需要突破一层窗户纸,但确实需要一些耐心与时间。这类市场准入人员懂产品也懂一定的政策,但需要引导。
了解市场并把握度
第三层级的准入,是在第二层级的基础上更加了解市场,并能把握好工作的“度”。更重要的是,第三层级的准入,至少有三个特点。
一是看到势。从政策看趋势。比如国家层面的脱贫攻坚战对医疗保障相关工作安排的引导,比如中成药相关发展规划政策对中药品种今后走势的影响。看不到势,基本就是摸黑走路。看到势的准入,至少在格局上就领先对手一个层级。
二是多能。有的准入除了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要说经济学和新闻传播学,连基本的写作要求,甚至对文件的分析判断都无法形成自己的思考点。就像做项目申报的需要了解政策研究,搞危机公关的得了解权威媒体有哪些,搞政企合作的也得了解政策宣传,工作才能融汇贯通。
三是高度。药企准入的立场肯定是首先基于企业的利益出发,包括“我的价格被多降了”“我的产品为什么没进医保”“我的产品为什么没进基药”诸此等等。企业的准入需要跳出部门看企业,跳出企业看行业,跳出行业看政府。比如同样是“双通道”落地政策,为什么广东和四川的打法不一样,为什么有的省至今尚没有执行,这时不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判断,更多的是要学会从源头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新形势下的市场准入工作,要时刻研究国家政策,为市场销售部门把控政策导向,结合自身的产品结构和销售模式,在医改关键时期,给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在产品价值为王的时代,只有打好自身业务基本功,多学习,肯学习,把专业知识学到位,才能将自己的专业武器作用发挥到极致,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