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生态

发布时间:2022-01-10 17:16:32作者:武滨来源:医药经济报

药品流通行业“十四五”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下)


未来四年发展趋势


1.创新重构产业生态

近十年以来,中国医药产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王者暗淡,明日新秀登场,行业格局重塑,创新转型初见端倪,创新型企业成为驱动产业的头部力量,药品流通行业上游创新体系变化的趋势,必将传导并引爆药品流通行业自身的创新。

一是行业竞争力从比拼规模、追求品种数量的产能过剩时代进入了品牌、品质全面提升的周期。

二是国家行业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创新驱动成为企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三是新药研发仍然以跟踪创新为主,在跟踪创新中偶有突破,真正的源头创新还需加倍努力。

四是我国医药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2-2005年,走向创新。标志性事件是1993年1月中美知识产权保护谅解备忘录签订生效,1996年启动“1035”工程——即到2000年,研制10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并实现产业化,建成5个新药筛选中心、5个新药临床前安全评价中心、5个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同时科技部启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科技重大专项。

第二阶段  2006-2020年,阔步创新。标志性事件是国家启动“重大新药创制”16个重大专项,投资233亿元、3000多个课题,形成目前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创新药物和创新生态涌现出许多标志性成果。

第三阶段  2021年开始,砥砺前行,由三个面向变成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医药产业地位空前提高。


2.集中度与专业力提升

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与“十二五”末相比明显提高,药品批发主营收入前100位企业占全国医药市场比例由2015年的68.9%上升到2020年的73.7%;药店连锁率由2015年的45.7%上升到2019年的55.8%(商业协会数据);“4+N+S”模式逐渐形成。医药电商飞速发展,典型样本企业销售额从2015年的476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1778亿元,业务也从商品销售向大数据、金融服务等更多领域延伸,全面进入“三浪叠加”的智能商业时代。

未来四年,行业并购重组更趋稳健,强强联合渐成主流。全国性或区域性企业多数已经完成了以布局为目标的并购,行业内资本并购更趋稳健,强强联合、资源互补、弥补短板的并购将成为主流。同时,进一步布局大健康产业,实现跨界扩张业务为导向的并购模式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行业并购重组更趋优化,强特联合渐成趋势。医药工业开始聚焦主业剥离医药商业板块,选择专业服务能力较强的企业代理推广,社会电商平台开始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医药商业企业全面合作。医药商业板块专业价值凸显,专业力全面提升。同时,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医药流通进入精耕细作时代,京东健康、阿里健康模式、康哲、亿腾模式、“小药药”“药易购”模式快速崛起。


3.全面数字化

新冠疫情催生了数字经济的全面爆发,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刚需,已由选择题变成必答题,每家企业都在成为数字化企业,走在前面就有早发优势,赶上产业数字化的窗口期就能分享数字化红利。

一是从企业资源管理ERP走进了企业全方位智能商务应用。二是所有业务实现数据化,所有数据实现业务化,所有业务场景实现可视化。三是从自建团队到与IT头部企业全面合作,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成为这轮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特点。四是互联网平台和物流平台企业纷纷进入医疗健康和药品经营领域(包括阿里、京东、美团、饿了么、顺丰、小鹏)。

“十四五”规划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随着大数据、AI发展的全面提速,数字化已经渗透到每一粒药的全生命周期,成为解决行业痛点的利器。


4.进入提供解决方案阶段

从全球医药商业发展的规律看,目前已进入从产品规模化演化为服务和经验规模化的阶段。

疫情引发了药品流通行业提升战略管理能力的思考,构筑软实力成为当前重中之重,为客户的痛点提供解决方案,寻找并解决客户的痛点,成为今后业务的主攻方向。

诸如生产研发企业耗材物品采购供应管理、临床数据归集管理(CRO、CDMO);医院的合规收入、医生的阳光收入管理(医生云)、基于为客户赋能的要求,业务单元不断重构。 

疾控预警解决方案、分销优化解决方案、疫苗注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临床治疗药物管理解决方案、家庭日常健康防护解决方案、医保支付解决方案、商业保险解决方案、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医疗健康信托模式、阿尔菲加模式等创新业务,将会在未来四年持续爆发。


5.跨向极致致胜时代

“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步伐,告别粗俗低劣,精选最佳产品,创造极致体验,优化供应系统,拥有知识产权,构筑生态体系,不断迭代进化,品牌力与专业力成为这个时期发展的标配。打造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商业进化能力成为主流范式,跟客户一起成长是商业进化的基本能力。伴随着医美行业快速崛起的潮流,提供医美产品服务将会是未来业务的新增长点。此外,普药精细化与服务品类精细化,将会催生极致体验产品的爆发。


提升七种能力


1.加快向平台型、专精特新型企业转型能力

智能商业时代,平台型企业成为基本配置,产品规模化向服务规模化、经验规模化演进的趋势已经形成,传统医药商业规模化效应向网络化效应转变,传统业务亟待从产品经营向流量经营转型,努力发展成为本地、本区域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全面构筑和完善平台型药店的服务功能,重构人货场,链接当地政府及周边社区,打通线上线下、新媒体社交渠道、直播、短视频、O2O,拓展社区健康管理,快速诊断、便捷治疗、疫苗注射、核酸检测、基因检测、药物警戒、药品真实世界研究、医美、体检、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健康养老、宠物健康管理等服务功能也需完善。全面优化消费体验,升级消费场景。

打造平台型企业的核心优势,建立开放协同的生态系统。平台型企业要具备资源网络化的能力,为了服务好会员必须开放协作,聚合各类专业合作伙伴,形成生态,共生共赢。

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专精特新”型医药企业——“小而尖”“小而专”的企业长期专注于细分领域,在技术工艺、产品质量和经营上不断深耕细作,具有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有些企业由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望成为行业“小巨人”。

医药行业蕴藏着大量上述类型企业。2021年2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2021-2025年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小巨人”高质量发展,并通过聚集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带动1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2.提升医疗健康产业集成服务能力

包括准确把握医疗健康产业的范畴,认真梳理自身的特点,围绕医疗产业、非医疗产业、保健品产业进行定位;全面强化与产业生态系统的链接,打造服务生态系统的新型业务能力;摆脱传统商品经营的路径依赖,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转型,提供诊断技术、诊断试剂、基因测序与药品、器械的集成服务;全面提升发现和解决行业痛点的能力,努力发现和解决医院、医疗和医生合理收入、阳光收入的痛点,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全面挖掘医药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痛点并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企业的网中网能力。


3.提升商业价值发现和技术跟踪能力

设立专业机构或与专业机构合作,全方位开展对疾病预防、医疗诊断技术、罕见病治疗、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医院管理、医疗信息化、药械研发及生产流通、药物警戒、药品真实世界研究、患者组织管理、医疗保险等新技术、新模式的跟踪;牢固确立医药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挖掘分析本地市场数据,优化业务单元,开发适合本地市场的OEM品种(如联合博姿)。


4.提升政策法规研究能力

必须主动适应监管升级和监管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常态(财政、税务、药监、市场、医保信息互联共享等)牢固树立合规经营的理念并建立合规能力体系;加强政策法规的研究力量,积极主动献策国家和地方监管部门政策的制定工作;并能及时捕捉或前瞻性发现政策趋势,有针对性地布局。


5.提升资本市场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务必高度重视提升资本市场的运营维护能力,加强与各类资本开展深度合作;招聘适当资本运营人才;加强员工学习培训;鼓励全员积极配置权益类资产。


6.提升企业文化的设计与运营能力

企业的行为和竞争的结果实际上是由企业家与企业的价值观决定的,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其中,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通过精心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奠定企业长期健康成长的根基。全球兴起的ESG报告模式将企业文化推至前台,不仅引发资本市场巨大的变量,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此外,碳达峰、碳中和也将重构全球供应链。


7.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人才战略,加强与各类高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招聘适当优秀文化创意人才;主动应对个人职业平台化的趋势,吸引优秀斜杠青年入职;配置“数字员工”。


需要持续关注的其他问题


1.需求侧改革机会

充分挖掘改善消费体验的产品、开发寻找体现医生价值的助诊工具(医生云);增强助力医疗机构获客及用户资源管理的能力;做好医药产品使用数据的收集与回馈,把医药代表升级为医生代表、产业和消费者代表。


2.生物药时代研发生产与临床应用的变化

关注这些变化并有所作为,短期内,可以促进一些行为的改变,特别是远程医疗、家庭健身;中期看,是习惯的改变,包括诊断与治疗的社区化、医疗器械的小型化,从健身管理到健康管理的升级;长期看,是观念的改变,对重大疾病的攻克使得肿瘤的慢性病化,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带动长寿科技产业崛起。


3.密切关注科技创新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技术应用

密切关注医疗生态的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特别需要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医疗中心检测中心的建设、中小医疗机构、专科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中心、养老康复机构、中小诊所、中小零售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的服务能力。并密切关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渠道下沉的商业价值,助力农村医疗可及和药品使用可及性全面提升。

   

4.全面布局中医药板块

特别是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药解决方案的优化与推广;密切关注健康管理与医疗保险的合作协同模式。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