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药人眼中的零售年度“标签”

发布时间:2022-01-07 15:52:57来源:医药经济报

【嘉宾】

李文杰  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彩虹  湖南九芝堂零售连锁公司董事长

郑志伟  广州普生大正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邵  清  北京药赋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郑  佩  河南动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1年医药零售行业发生不少大事,长处方管理、职工医保个账共享、“双通道”政策落地、药店纳入国采等,业内人士如何总结2021年、今年有何规划,一起来看看。

零售竞争“内卷”

问:从您所在企业的情况看,2021年对医药零售行业影响最深刻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李文杰:2021年对医药零售行业影响最深刻的关键词还是“政策”,比如药店分级、执业药师配备等政策监管。

郭彩虹:2021年影响医药零售行业的因素太多,归纳起来的关键词是“内卷化竞争”。

一是“集采+疫情”影响下,药品零售整体规模增幅减缓,但药店数量不减反增,客流下降,实体药店规模下降。二是医改政策驱动,2021年5月1日《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实施前后的医保目录调整、招标挂网药品的价格调整,进一步压缩药店利润空间。三是处方外流还没有实质进展。特别是身处湖南“药店湘军”阵地,内卷化竞争更加严重。本土企业短兵相接,上市连锁兼收并购,连锁市场竞争激烈,政策开放程度更大、更快:“特门”医保放开、“双通道”药品落地,医保系统升级。

九芝堂在不并购的情况下,积极转型,坚持中药特色优势,差异化经营,取得一席之地,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郑志伟:2021年,对医药零售行业影响最深的关键词当属“同质化”。比如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导致大量临床渠道的产品转向OTC,以及既有零售黄金单品竞争同质化,表现为宣传、渠道、终端等资源同质化。资源先抢先得,竞争激烈;动销活动推广只是主题不同,形式并无差异,多品牌“你方唱罢我登场”,连锁不胜其扰,消费者见怪不怪,毫无新意和促销力。

同质化还见于医药电商。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连锁O2O均存在严重的“价格战”。为什么要内卷式拼价格?美其名曰“盈利事小,流量事大”。在电商迅速发展阶段,大家都摩拳擦掌,想要抓住流量风口,不惜价格混乱,甚至低于进货价销售,在亏损中求生。

同质化说明医药零售行业创新力不足,缺少良性经营引导,有些企业缺乏明确定位和发展目标。

互联网合规“调整”

邵清:2021年医药互联网的关键词是“调整”。国家对互联网企业加大监管,医药互联网相关政策频发,整体趋严管,行业发展方向模糊。同时,医药互联网行业增长逐步放缓,线上线下业务矛盾日趋严重,上市企业估值大幅下跌以及大量互联网医药和医疗企业上市受阻,部分医药互联网企业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互联网医药整体模式虽然没有受到质疑,但是毫无疑问目前的模式亟待突破。

从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运营情况看,2021年是医药互联网从业者不断调整的一年:

1.不再强调增速,更强调盈利。高速增长一直是行业的特点,但是近几年由于高投入带动的高增长越来越不可持续,资本市场趋冷后,不得不考虑企业的生存问题。

2.针对合规进行业务调整。2021年连续出台多项关于互联网医药和医疗的监管政策,大幅度将原来不合规或者模糊地带全部规范,在互联网整体监管趋严的情况下,经营企业不得不认真考虑合规问题,有的业务甚至要撤掉,以避免未来经营“瞬间死亡”。

3.更加注重与传统业务的融合,以互联网手段提高效率。互联网业务由于管理机制不同,一直被单独对待。随着传统业务和线上业务的矛盾进一步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将互联网能力与传统业务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转型和全面效率升级。

“疫情”改变销售渠道 

郑佩:2021年是医药行业进入以集采为主的政策变革的关键一年。对医药零售行业影响最大的关键词是“疫情”。受疫情影响,大部分零售药店要求“四类药”下架,这些药物在药店销售占比很大。其次,对医药零售行业影响比较大的关键词是“电商”,互联网在线诊疗平台,B2C、O2O等业务模式拓展,线上药店销售出现70%以上的爆发式增长,都在挤压传统线下药店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再次,对药店影响较大的是“政策”,不管是“双通道”还是药店参与集采,都有助于药店引流,促进其发展。

对山西皇城相府药业股份公司来讲,影响最大的关键词还是“疫情”。该公司主要以儿科感冒药氨酚伪麻那敏分散片、儿科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为主打品种,主要销售渠道在等级医院市场。疫情防控导致感冒发病率较低,影响感冒类和抗生素类市场销售,但是因为疫情防控,药店下架“四类药”、诊所关门等因素,患者到医院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给儿科感冒药临床销售带来机遇。

集采对企业的影响有限,因为企业主要参与集采的产品在2019年第2批国采时已经实行全渠道布局,并根据品种情况,积极参与各级集采和国谈。

电商业务不忘初心

问:新的一年,您对医药政策和合作伙伴有哪些新的期许?

李文杰:新的一年,我们对医药政策的期许是维持公平竞争的行业环境。我们非常支持互联网销售办法出台,希望网上药店的监管能和实体药店统一标准,既呼应业内公平竞争诉求,还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比如对网上审方的监管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2022年,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真诚互信的关系,求同存异,建立发展命运共同体,实现更加均衡、公平、包容地发展。

邵清:互联网医药的相关政策一定会越来越严格,未来的业务需要认真对待合规性问题。政策趋严其实对优秀企业有利,逐步淘汰一批不能跟上市场和政策要求的企业,整体对行业健康发展有利。

希望更多的企业对互联网业务有更多的耐心,不冒进,也不忽视,更不要不理不睬。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方向是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只要围绕这个本质去做,而不是圈钱或投机,就一定可以健康发展。另外,互联网医药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它也需要沉淀、规范。

郑志伟:医药电商也要遵守知识产权,包括产品的授权销售、专利包装展示授权、商标展示等,这对正常、合理、有秩序的零售是加分。但借助品牌展示,通过疗效过度承诺来赚取流量的行为,对品牌方是不利的。长此以往,会对医药品牌的全国市场造成严重干扰,打击品牌方的研发创新,降低盈利规模,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零售行业有秩序、高效地发展。

优化集采模式

郑佩:新的一年,医保局主导的各级集采、国谈、医保支付DRG/DIP改革将成为医改的主旋律。建议医保部门在集采、国谈过程中,在降低医保资金和老百姓用药负担的同时,给医药工业企业合理利润,提高企业生产和研发积极性。医改让老百姓少吃药,吃好药,让医保局少花钱,多办事,同时也让医药工业企业做好药,好做药。

郭彩虹: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湖南省卫健委等13个部门也在12月上旬下发了《湖南省中医药产业振兴工程实施方案》,给中医药企业带来信心,也增强了九芝堂坚持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自信。期待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优化药品集采、国采模式,将更多品质优良、疗效确切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品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处方外流、“双通道”政策早日落地。

我们期待工商共建,抱团取暖,共同打造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渠道伙伴提供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资源与培训;创新营销模式,共同提升专业能力、健康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务。工商携手,风雨同舟,利他共生,共度寒冬,迎接下一个春天。

各位尊敬的读者,针对本期特邀嘉宾的观点,您有没有精彩补充,欢迎发送至47969714@qq.com,本报将择期发布,敬请期待。

2022年,本版将围绕药店、电商、诊所等C终端的难点、痛点、热点问题,邀请不同领域的行业代表分享观点,报料邮箱:47969714@qq.com,欢迎热心读者报料,参与话题讨论。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