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纳米技术激活 植入式器械产品创新

发布时间:2021-12-22 14:25:56作者:徐铮奎来源:医药经济报

纳米(nm)是一个长度单位,即十亿分之一米。所谓纳米材料系指发生在1~100纳米之间尺度的材料。而纳米技术则是指符合纳米尺度的材料在工业产品上的新应用。

为何纳米技术在临床医学/医疗器械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主要原因在于,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我们身上的细胞即由“纳米级构件”所组成,其中包括(胞内)蛋白质、脂质、核酸及其它复杂的生物分子等。

据欧洲纳米生物技术新闻最新报道,截至目前,国外已有70~80种基于纳米技术的新药和药物输送系统,以及250多种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医疗器械新产品处于临床前评估或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纳米技术植入式医疗器械”尤其引人关注。过去30多年里,植入式器械产品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据国外分析师的保守估计,去年全球植入式医疗器械产品的年销售规模高达800多亿美元,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国际市场上的植入式器械产品主要包括:植入式骨科材料(如人工关节等)、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产品、人造血管和血管瓣膜等产品、胰岛素泵、(带有避孕药物的)宫内节育器、脑电极(可用于治疗晚期帕金森氏症和严重癫痫病等脑神经疾病)、膀胱电极(治疗严重尿失禁症状)、人工电子耳蜗等。

植入式生物传感器

随着纳米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一种可用于慢性病监测的植入式微芯片在几年前问世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据研制者介绍,这种可检测糖尿病人体内血糖波动情况的新型芯片为RFID微芯片,能精确检测病人体内的葡萄糖实时值并传输至主管医师的电脑里,便于后者随时了解病人的血糖是否正常(夜间低血糖会危及生命安全)。由于糖尿病现已成为一种全球性高发病,预计这种可省去病人需频繁测量血糖的麻烦,且可随时监测血糖波动情况的纳米技术植入芯片新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这类新产品属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它们不仅用于血糖监测,还可用于监测心脏病(如严重心律不齐、心衰等可危及生命的症状)。国外已上市的植入式心电图仪同样使用了纳米芯片技术。

植入式纳米技术器械类新品中备受关注的有美敦力近来开发上市的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据介绍,该产品以新型纳米材料为外涂层,体积非常纤小(仅十几毫米),将其植入病人体内后,可随时监测病人心率变化情况,并将病人的心率及时传输到医生电脑上,便于后者在病人心率变化不利情况下做出救治决定,避免病人猝死。

植入式骨科材料

植入式骨科材料也是医疗器械产品的大品种。据报道,全球每年都有数百万至上千万的病人植入人工关节及其它骨科材料。但临床实践发现,一些承重型人工关节容易磨损。而在植入式骨科材料的表面涂上一层可增强抗磨损力的纳米新材料,则有助于这类产品延长其使用寿命。

植入式给药装置

有些疾病必须长期服药(而且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这对高龄老人来说是一件麻烦事,许多老人常常会忘记服药。一种新开发的植入式纳米给药装置可解决患者及时服药的难题。植入式药物输送系统可在病人体内定时输送少量药物,从而避免了高龄老人忘记日常准时服药的麻烦。据国外媒体介绍,可作为植入式药物定时输送系统使用的纳米新材料包括:树枝状聚合物、新型聚合物类、脂质体材料、胶束、纳米微囊、纳米颗粒、纳米乳液等。

结语<<<

综上所述,纳米技术在植入式医疗器械产品中的成功应用,有望大大推动医疗器械新品开发速度,并改变现有临床医疗事业面貌。总之,纳米技术将成为推动世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