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完善的补偿机制是医联体“联动源泉”

发布时间:2021-12-14 15:53:10作者:黎东生来源:医药经济报

推广三明市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经验

完善的补偿机制是医联体“联动源泉”


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推广三明市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经验的通知》,指出三明市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完善补偿机制。一般来说,补偿机制通常包括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和对医务人员的补偿,而紧密型医联体的核心,就是通过补偿机制实现各方利益的共赢。


1.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制度 医保支付是引导患者分级诊疗的重要杠杆,必须将医保支付改革作为医联体建设的重要一环。

此前,财政资金大多不直接投向医院,而是以医保基金的形式,让各级各类医院通过市场竞争去“挣”。这种制度设计调动了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埋下了“过度医疗”的隐患,因为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业务量做大,而要做大业务量,就很难杜绝过度治疗、过度检查、过度用药。

三明市的做法破解了过度医疗的难题。医保资金按医联体签约人口打包后,各医联体能分享的医保资金总量相对固定,如果医联体总业务量超出医保资金可支付范围,势必是做的越多赔的越多。医联体各成员间唯有相互协作,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尽量将患者下沉至医疗成本相对较低的基层医院,才能“省”出更多结余资金,用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2.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过去,医疗机构要想获得经营补偿,必须提供医疗服务,提供的医疗服务数量越多,医保基金就越多。三明市将医保基金结余部分纳入医联体的医疗服务收入,确定健康促进经费从医疗机构的成本中列支,从而推动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才会获得更多的收入,就算是居民不看病,但结余留用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极大激发了医疗机构健康产出的积极性,促使办医导向从“保疾病”转向“保健康”,实现医院(医生)、患者、医保三方利益趋同。同时,将以慢性病的防、治、管一体化为切入点,助推分级诊疗的实现和基层守门人制度的落实,实现医保参保人个人医疗负担最大限度的减少。

 

3.推动医联体之间良性竞争 过去,医保基金是按单一医疗机构划拨,医保基金的多少只能靠自己去争取,各区县医保政策不同,又导致医联体内各个成员面对不同医保政策时采取不同的经营行为。大小医院之间为了取得更多的医保基金,就有可能进行恶性竞争。

三明市通过统一全市各区县医保政策,参保人员可在全市范围自主选择医联体,按照“钱随人走”的原则,通过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减少医保基金的支出,从而推动医联体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4.筑牢基层网底 虽然基层是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但基层无法与大医院去争业务。如果医保基金短缺、业务能力不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网底作用就无法保障。

三明市明确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分工和合作:三级医院通过调整发展方向,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和门诊的诊疗,通过专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科研能力提升等方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承担起医联体内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工作。推进乡镇卫生院在行政村设立村卫生所(室)作为延伸机构,并开通医保报销端口,免费提供39种慢性病基本药物,这样一来,就为筑牢基层网底、解决乡村医生养老待遇等创造了条件,其他地区可以从这些具体的方面参考借鉴。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