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药店纳入集采,零售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12-09 19:00:57作者:王二奎来源:医药经济报

药店纳入集采,零售怎么办?


近日,河南省发文,将部分医保定点零售连锁药店纳入河南省药品集采。此前,山东、广东、浙江、上海均已发文要求药店纳入集采。这意味着药店相关药品价格将被拉低。同时,分级管理下,部分药店不能销售处方药和中药饮片,无法分享处方外流红利。受疫情影响,不少地区医药零售店禁售感冒发热止咳药,零售药店压力山大,未来怎么走?笔者建议,紧跟数字化趋势,发展数字经济,做难而正确的事。


厘清共性问题


难在哪?成本高,效率低,技术老化。很大一部分医药零售经营者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思维。当企业在市场定位、供应链前置仓与运营水平等诸多方面尚不具备匹配能力、全渠道布局还没搞清楚参数时,贸然进入赛道,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零售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7%,较2016年下降1.03个百分点,2019年日本和美国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5.86%和5.44%,2020年美国零售业增加值占比上升至5.75%。零售业占GDP比重下降,可能会成为制约商品与服务消费循环畅通的关键环节,不利于消费驱动的供需循环畅通。

经营成本持续上升是当前零售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的影响,第三、第四季度受疫情影响,各地禁售感冒发热药品,医药零售业绩下滑严重,以门店经营为主的实体零售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短期难以消除,或将面临重大且永久的业务损失。


以顾客为中心


随着消费分级、个性化消费兴起,不同消费群体的具体面貌逐渐清晰,需求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企业首先要清楚自己服务于哪个群体。

年轻人匹配O2O渠道,网定店取;年轻妈妈匹配网定店送;老年慢病患者回归专业慢病照护,不仅关注用药科学有效,还要关注体质变化,剂量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

针对远端顾客,可能要布局B2C。亚健康人群不能推荐保健品了事,也要有相关解决方案。眼不要看花,棋局不要乱布,脚步别停,因为时代不会停下来等你。


提供专业服务


能否获客和留客关键看专业能力,顾客来店是要解决疾病问题,很少锚定某一个产品。站在顾客的立场,很多年轻人通过网络搜索症状和怀疑的病名买药,根本分不清用药是否对症,线上审核药师责任重大。避免处方药和抗生素滥用问题,用药审核工作有必要转移到线下。

实体医药零售必须在专业解决顾客实际问题上下大功夫,这也是正确的发展路径。顾客选购药品的首要关注点是疗效和安全性,价格和促销优惠等因素次之。药师指导用药要善于推荐疗效优异、不良反应少的药品,专业上实话实说,也更有底气,没有必要刻意记忆所谓“话术”。

近几年,执业药师考试和继续教育难度有所提高,就是因为增加了病理知识。只有懂病也懂药,药师的专业服务才能获得顾客认可。


回归零售商业本质


中国医药零售经历了约20年的高速发展,大部分连锁享受过时代发展的红利。目前,医药零售正进入转型调整的高震荡期,互联网大厂看准这一时机,积极改造落后的实体商业。

随着居民健康理念升级,由“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居民消费支出中的保健服务支出占比不断提升,且药品支出比例显著下降,能否增加有用的健康品类?能否出租一部分阶段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全渠道营销必须迎头赶上,线上线下必须高度融合。互联网大厂也会加速并购传统的医药零售实体,加速改造全渠道中台和ERP后台,基于营销引流转化的算法、慢病顾客管理照顾大数据系统、“互联网医院+实体连锁+线上线下”全渠道建设将成为大连锁发展的标配。

未来,医药零售不会发生商品物理属性的变化,而是专业服务内容变化,回归医药零售商业的三个本质——成本、效率、体验。在供给层,用现代化的供应链体系作为底层服务,赋能相关供应链的优化升级,持续提供稳定的资源和药品质量管理,持续提升供应商的整体竞争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需求层面,提供全新的专业药学服务体验,以及更多、更高会员价值的商品选择。

中国医药零售,也许并不像资本想的那样,是一个有捷径的赛道。只有跟上数据化趋势,加强数据化基础建设,医药零售才能创造长久价值,再创新的辉煌。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