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药配方颗粒进医保 企业如何承接放量?

发布时间:2021-11-22 15:21:37作者:御风来源:医药经济报

自11月起,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开始结构性重构,并呈现百舸争游的态势。一方面,试点了27年的中药配方颗粒宣告结束。这意味着许多未能进场的后来者可以挤进高地;另一方面,按照国家药监局对《第4117号提案答复的函》的整体要求,适当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范畴。就是说,今后中药配方颗粒销售渠道从试点期的2000多家中医院,将扩展到百万家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有望呈几何级的增长。由此可预判,国内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且竞争态势时不我待。

医保放量  中小企业的机会在哪?

实际上,湖北、云南、安徽陆续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细则)》,已明确提出医保部门对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实施挂网采购、阳光交易,市场竞争的阀门全面打开。但行业专家张自然博士直言,“供应链成本竞争在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将逐渐体现出价值,且头部企业占据规模优势,中小企业要入局需在品控和成本竞争力上下功夫。”

而头部企业早已布局。红日药业三季报显示,今年实现营收约20亿元,这与其持续在中药配方颗粒领域的布局分不开。比如,投资7.5亿元在山东建设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制造基地;中国中药的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上半年贡献营业额约53.21亿元,同比增长16.40%。主要得益于学术推广力度的增强;华润三九目前可生产600余种单味配方颗粒品种,2020年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营业额超过20亿元。

优化产业链能力,提高经营效率,有效控制成本才是重点路径。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具备差异化竞争力,同时通过数智化转型推动标准化控制的提取工序,从而取得成本比较优势,不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标准升级  如何占据比较优势?

随着局面的进一步打开,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则是另一个业界关心的焦点。按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志强的说法,做好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需要确定产业链生产全过程的工艺规程。这一工艺规程既包含从种子种苗、产地、种植技术、采收、加工等源头的参数化控制,也有饮片的规范化炮制,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控制以及调剂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对全过程进行标准化质控,形成系统化的质量标准体系。可现在的问题是,国标统一尚需时间,而地标短期仍将存在,且能否互认值得探讨。

如何在标准制定中占据比较优势也成为很多企业的“杀手锏”。中国中药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国家标准和省级标准,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提交319个中药配方颗粒的国标,同时广东、云南、山东、甘肃、浙江、四川等省也提交超过200个品种的省标备案资料。而红日药业2021年上半年完成13个国家标准品种的补充研究,还参加19个省的省标制定工作。可见,要想按新国标和省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比较优势需前置。

再加上放开准入政策并不意味着降低监管标准,包括飞检等强监管必然会随之而来,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门槛。比如,云南省颁发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细则就要求,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要被列入年度重点监管,每年至少开展1次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对中药材来源及异地车间开展延伸检查等。市场人士邓景赞曾表示,所有企业都有机会,但考验各自的差异化竞争力。医院渠道放开后,企业的营销体系需向学术性营销升级,进而促进存量和增量市场持续上量。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