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北交所开市 中小药企的春天到了?

发布时间:2021-11-22 15:01:12作者:俞钢来源:医药经济报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正式开市。81只北交所股票,其中,10只上市新股全线上涨,多数涨幅超过100%,甚至同心传动第一天大涨493.67%,点燃了很多观望者的投资热情。

对器械和制药公司而言,北交所的上市条件与科创板和创业板相比有所下调,拓宽了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商业拓展的机会。同时,买入门槛由以前的100万元起降低到50万元起,目前北交所开户数(具备交易资格的投资者)已经超过400万,提高了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

被高估的成长性

当然,也不是所有公司的股票都大涨,从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的71只股票当日表现平淡,其中不乏器械和制药行业公司,这或许和之前在精选层已经实现了不小涨幅有一定关系。

目前,这些公司的股价大多不低,平均年收入低于3亿元,市值以10亿~20亿元居多,个别如森萱医药超过30亿元,静态市盈率普遍高于20倍,但是平均的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大部分不足20%,也就是说,PEG(市盈增长比率)大部分高于1,甚至有些高于2。

其实,小公司的成长性并没有想象中好,虽然弹性和成长潜力较大,但也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考虑到医药行业的创新本质上需要技术积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开展基础研究、临床试验等项目,绝不是靠运气就能实现的。这些小公司没有上市前或者没有到精选层之前,投入的研发资金极其有限,不是意愿不足,而是确实没有足够的资金。

市值较高的森萱医药2020年销售额5.4亿元,销售增长7.54%,研发投入2524.8万元,同比增长16%,研发费用占销售额4.63%。对比当下港股的生物制药公司,如信达、百济神州等都是10亿元级别的研发投入,年销售额较小的公司如康方生物等也达到上亿元。

“小巨人”的挑战

再来看看国产助听器领军企业锦好医疗,这是此次81家北交所上市企业中近三年营收增速最高的企业之一,并且是3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医疗器械企业之一。2021年三季报显示,锦好医疗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达1.38亿元,同比减少8.08%;净利润达1780万元,同比减少47.62%。公司表示,未来将加大数字助听器产品线的生产研发。

细看该公司2021半年报,其收入来源主要是低端模拟机,数字机大多还处于研发阶段,而在手订单显示,模拟机的增长远高于数字机。同时,销售渠道不是自己的,自有品牌(OBM,Orignal Brand Manufacturer,原始品牌制造商)也还没树立起来,每年营收占比虽有增长,但只在10%左右,规模还不够。在助听器高端设备基本被国际五大集团垄断的条件下,企业想要实现技术性突破非常困难。

不过,模拟机市场也还远远没有饱和,中国需要使用助听器的人群还有很大潜力,很多听力受损人群没有用上助听器,但拓展这些领域对品牌知晓度和渠道资源是很大的考验。公司长期做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没有直接的用户基础,转型也需要时间。所以,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医疗器械仍面临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破,动辄说销售额或利润翻倍甚至翻十倍谈何容易。

当然,北交所让锦好医疗这样的公司有了更多的创新资本支持,长期看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这个价值是长期且深刻的。

提高研发含金量

当前,国家层面针对新产品的上市政策,适应症批准有所收紧,临床试验开始要求与标准疗法对比,构建了强大的研发壁垒。

即使企业能研发出me too产品,集采、医保谈判压力,产量不够大导致的生产成本压力,销售团队压力等都将对公司的成长带来极大挑战。以梓潼宫为例,该公司目前的销售额基本靠一个药物支撑,目前净利润只有15%,如招股书的风险警告章节所言,一旦未来产品被纳入集采,药物价格将大幅下降,考虑到销售费用占比接近一半,且销售渠道主要依赖经销商,这种情况下,公司还能盈利吗?

个别北交所制药公司研发的是小众产品(全球罕有大公司投资类似方向),甚至是高度重复的产品(目前已经有更好的产品上市)。部分公司为了上精选层融资“画了个大饼”,号称“要融资搞研发”,但企业之前并没有研发基因,主要做非创新性研发投入,很多还是外包给其他机构研发。笔者认为,这些公司或难妥善利用融资,但仍有存在的必要,毕竟多年后真正优秀的公司总会脱颖而出。

为什么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公司,早在美股、港股上市前就能融资上亿元?因为风险资本有能力寻找到这些有潜力的研发驱动类公司。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北交所的公司并没有被风险资本看中,某种程度上也揭示其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当然,在早期阶段可能更多的是创新人才匮乏。

面对北交所这样的融资渠道,笔者建议,广大中小器械和制药公司需密切关注并尽可能抓住机会。北交所确实给小企业开拓了低成本的非债权类融资渠道,有利于产能接近饱和,甚至过饱和的公司有效补充生产设备等物资,并通过上市更快地获得上下游行业相关方的认知。另外,优秀的器械和制药公司通过在北交所上市,还能有效改善治理结构,完善公司的管理章程,为未来做精、做强铺垫。

真金不怕火炼,北交所上市或许就是中小生物医药企业的一次试炼,优秀的公司必能通过挑战磨炼出核心竞争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