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2 14:57:07作者:综合编译/王军来源:医药经济报
近年来,拆分、剥离业务成为了制药巨头进行架构调整的一种趋势,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
日前,强生宣布将组建一家新的上市公司,以统管其消费者保健业务。无独有偶,诺华近日表示,公司已经对山德士启动了战略评估,所有选项都会摆上桌面进行考量,包括保留山德士或者进行剥离。诺华计划在明年年底之前提供有关这次评估的最新消息。
强生:消费者保健业务拆分上市
强生的这一分拆行动将需要18~24 个月的时间,华金·杜亚托(Joaquin Duato)最近被宣布将接替即将卸任的强生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戈尔斯基(Alex Gorsky),新组建的公司管理层将在日后确定。
专注制药与医械
戈尔斯基在近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多年来,董事会和管理层会定期评估强生的业务组合,并询问广泛的业务领域是否最能够满足我们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虽然业务广泛这种做法一直以来对我们有帮助,但是,应对当今全球医疗保健和消费环境的复杂性,需要前所未有的创新、专注和敏锐性。”
露得清(Neutrogena)、艾惟诺(Aveeno)、泰诺、李施德林、邦迪创可贴与强生婴儿爽身粉等强生的标志性产品,将与市场上广受欢迎的抗过敏药物Zyrtec一起,为新公司提供发展动力。新公司将拥有4个收入超10亿美元的品牌,收入超过1.5亿美元的品牌有20多个,产品线十分多元。
强生预计其消费者保健部门今年将产生150亿美元的收入,将其拆分之后,强生的业务规模依旧十分庞大。据其预计,制药和医疗器械部门将在2021年实现770亿美元的收入。“我们的业务仍将高度多元化。”杜亚托表示,新的组织架构将为两个部门提供运营优势,有助于加快两个部门的发展。
疫情成助推器
此前,默沙东、赛诺菲、辉瑞与葛兰素史克等公司均剥离了消费者保健产品,以专注于利润丰厚的制药业务。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随着几家大型药企陆续采取行动,对消费者保健部门进行剥离的行业趋势开始升温。但在当年,强生却选择了保持现状,并继续加码。
强生不仅没有采取出售行动,反而支付2300亿日元(约合20亿美元)收购了日本化妆品和护肤专业公司Ci:z的剩余股份。此举给强生带来了广受市场欢迎的医学美容产品 Dr.Ci: Labo、Labo Labo和 Genomer,并提升了其在日本和亚洲其他市场上的影响力。
谈到此次拆分行动的时机,戈尔斯基指出,新冠疫情为强生实施拆分增加了紧迫感,因为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健康和福祉。“现在要充分认识到面向消费者的业务与医疗器械和药品业务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创新速度、科技水平、临床开发成本、监管路径等方面,后两项业务拥有更多共通点。”戈尔斯基表示。
拆分行动将让强生能够专注于开发抗肿瘤和免疫领域的新药,并在开发细胞和基因疗法方面做出新的努力。此外,强生预计,其医疗器械业务将在骨科、介入解决方案、外科和眼科等领域加快发展势头。
戈尔斯基表示,强生在并购方面将保持目前的步调,当前其研发线较为均衡,来自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研发产品相当接近。“与大型并购相比,我们倾向于规模较小的补强型收购,将继续密切关注众多新兴的科学领域,最终以创造价值的方式获得相关创新。”
诺华:山德士剥离在即?
当诺华在2018年宣布授予其仿制药部门山德士公司更大的自主权时,行业观察人士解读为这是其发出的一个剥离信号。现在,这种剥离行动可能已经“箭在弦上”。
仿制药业务承压
自2017年以来,山德士在仿制药定价上面临着行业普遍存在的压力,尤其是在美国市场。2021年前9个月,山德士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额下降了17%,按固定汇率计算,整个仿制药部门的销售额同比下降4%,至71.1亿美元。
在非专利药方面,诺华侧重于生物类似药和复杂仿制药。今年9月,山德士与百奥泰签署了商业化及授权协议,获得后者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山德士还在针对再生元最畅销的VEGF 抑制剂阿柏西普(Eylea0)开发生物类似药,目前处于后期开发阶段。此外,由于专利诉讼遭遇失败,山德士上市依那西普(Enbrel)生物类似药的步伐已经被大大推迟。
山德士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赛诺(Richard Saynor)透露,该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在美国和欧盟市场推出6只生物类似药产品,目前其内部或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拥有了大约15个生物类似药项目。
此前,山德士试图以大约10亿美元的价格,将在美国市场上压力重重的口服固体制剂业务(连同一项皮肤科产品特许经营权)出售给印度Aurobindo Pharma公司。但在遭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反垄断审查之后,两家公司不得不放弃这笔交易。
诺华想让山德士成为仿制药市场的佼佼者,销售额以中等水平的个位数稳步增长,利润率保持在大约25%以上的水平。而今年第三季度,山德士的利润率为23.8%,下降了3.4个百分点。
保留还是拆分?
为了让山德士在集团内部保持一定的自主权,过去几年来,诺华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今年4月,诺华首席执行官万思瀚(Vas Narasimhan)表示,山德士的生产业务已经从集团内部分离出去。
现在的问题是,诺华针对山德士拥有哪些选项?
首先,诺华可以保留这项仿制药业务。万思瀚曾表示,山德士是诺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产品多元化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作用。
诺华也可以考虑将山德士拆分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就像默沙东对欧加隆做的那样,后者近年来因为在女性健康产品、成熟药品和生物类似药领域表现良好而显得生机勃勃。目前,葛兰素史克也正在为其与辉瑞共同拥有的消费者保健业务制定拆分上市路线。
早在2019年,诺华就成功地将眼科护理专业公司爱尔康拆分成为一家独立上市的公司。不过,山德士与诺华的一体化程度要远高于爱尔康,“我们需要从IT和业务服务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些重要的因素,才能做出最佳的决定。”万思瀚表示,在评估过程中,诺华将考虑山德士与创新药独家销售之间潜在的成本费用节省情况、资本的分配,以及哪种业务设置最适合山德士在仿制药行业的发展愿景等。
私募投资公司也可能会发起交易行动。2018年,贝恩资本和Cinven收购了德国仿制药公司Stada,并将后者退市。
对山德士来说,一条不太可能发生的路线就是:被另外一家仿制药巨头收购。与Aurobindo公司的交易告吹表明,将两项大型仿制药产品业务合并会遭遇反竞争问题,且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表态要对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交易加大审查力度。从反垄断的角度来看,针对各种操纵价格的诉讼案件层出不穷,仿制药行业可能根本承担不起大规模的合并行动。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