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实施“千县工程” 补齐短板、打通关键环节

发布时间:2021-11-12 15:16:32作者:徐毓才来源:医药经济报

实施“千县工程”

补齐短板、打通关键环节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毫无疑问,这也是所有县级医院未来四年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


正确理解实施目的


之所以要实施“千县工程”,从落实任务方面来讲,主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要求,规划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边境口岸城市、县级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

而从现实情况来讲,在两轮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但距离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还有很大差距。2020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关于2019年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评估情况的通报》显示,全国1837家县级综合医院,优秀的有581家,占比31.6%;良好的有502家,占比27.3%;合格的有455家,占比24.8%;不及格的有299家,占比16.3%。83.7%的县级医院达到了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区间、医院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医疗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传染科的设置率分别为78.4%、79.9%、84.8%,设置比例相对较低,全国县级医院中设置精神科的比例为42.5%。虽然86.0%的县级医院设置病理科,但其服务临床能力相对较低,仅有40%左右的县级医院能够开展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辅助诊断等技术,严重影响牵制相关科室发展。在技术难度较大、操作相对较复杂的诊疗技术方面,还需要加大医务人员技术能力培养和提升。三是贫困地区健康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27.7%的贫困县医院未能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四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不足。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以及检验科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关专科均存在不同程度设置缺失。应急处置能力不够,呼吸内科、重症医学达到基本标准的比例分别为82.6%、79.2%。

基于此,实施“千县工程”,既是未来满足县域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也是为了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县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更是为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建平台。


几个关键点


一是补短板。《工作方案》明确要求,结合县医院提标扩能工程,补齐县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按照方案要求,在组织实施阶段,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省级总体实施方案和“一院一案”的具体工作方案,有计划、分步骤落实各项工作。而“一院一案”的具体工作方案就是要求每家医院要对照“标准”找出自己在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两方面存在的短板,有计划、分步骤予以补齐。

二是强龙头。能否实现大病不出县,能否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关键在于县级医院能否治大病,如果能够实现90%以上病人在县域内就诊住院治疗,群众看病就不难、不贵了。因此,《工作方案》要求有效落实县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重整合。强龙头主要解决了治病问题,而怎么防病更关键,所以《工作方案》提出要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要让县医院成为县域居民健康“守门人”,而不仅仅是医疗中心,把防、治、康、养、管、护统筹起来安排。

四是夯责任。《工作方案》要求做好组织实施,首先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结合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推荐的县医院情况,研究确定纳入“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县医院名单。对基础条件好、建设进展较快、取得积极成效的县医院加大支持力度。实际上,对于“千县工程”,国家层面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给予项目支持,而是“以奖带补”的形式予以支持。这就要求纳入工程建设的地方政府能够切实负起责任,加大投入。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