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县域零售市场竞争格局调研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5 17:21:36作者:王淑玲 王明正(沈阳药科大学)来源:医药经济报

面对互联网平台快速渗透衔接药品零售市场的竞合环境,以及在处方外流不断加速的脚步中,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放管服”改革明确,“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的政策利好,多地医保“双通道”进一步打通基层通路等,笔者所在团队最近对县域以下药品零售市场的环境和监管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占据人口比例较大、市场竞争格局不稳定的县域以下药品零售市场,已经受到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资本的关注。连锁药店下沉到县级、城镇、乡村,成为连锁扩张市场的新思路,也成为监管领域的新视点。

青睐寻因

中国药品零售行业近十年来飞速发展,增速高于整体医药行业,提升药品可及性,达到了平均每万人执业药师4人以上的目标。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市场使大型连锁药店面临新竞争格局。沈药本课题组在今年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网售药多元监管评价LJKR0298课题”研究中发现,由于区域型品牌连锁药店基本形成,零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一二线城市表现得尤为显著,白热化竞争促使大型连锁进军县级、镇级和乡村,抢占下沉资源。

1.县域以下市场潜力可见,竞争相对不充分。一方面,县级以下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0%左右,县域以下药店只占全国药店销售额的1/3左右,同时县域药店连锁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较一线大城市,这里是零售行业的蓝海。另一方面,县、镇、乡村市场多为零散的单体药店和区域微型区域小连锁,多数大连锁前期未进入,布局县级乡级零售市场主要是县级以下的市场,竞争较小,相对来说竞争成本也低。

2.资本市场热情高涨。这为连锁药店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动力。全国性大连锁上市融资进程加快(主板和新三板),各路资本(工业资本、PE、VC、民间资本)大举进入,市场集中度加速,乡镇连锁药店并购重组进入高峰期。一二线市场已不能满足药品经营企业发展及股东投资者的发展目标,企业规模扩张、抢占下沉市场才能带来更大收益。   

3.集采影响。在公立医院改革浪潮中,各地集采招标及医保谈判品种推动了药品降价,大城市内药店趋于饱和,而国家和地区对于一二线医药市场的政策性调控,促使药店竞争趋于白热化,城市居民对药品的刚需,倒逼连锁企业扩张速度放缓,这意味着一些药店将转型——想要扩大规模,急需开辟细分市场,竞争较弱的县级以下市场,成为大连锁抢占先机的积极举措。  

4.市场监管趋于严格。药监部门对药品流通、零售领域监管力度加大,不规范的药店面临生存危机甚至被淘汰。在乡镇市场,药店并购重组将成趋势,连锁药店的经营逐渐趋向专业化、规范化、人性化。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以及国家对于县镇乡地域的医药产业扶持,大连锁响应国家政策,彰显社会责任。

竞争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药品行业发展,新医药发展格局引领新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医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同时几家大连锁垄断市场的局面仍难形成。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医疗”模式,深化供给侧改革,各城市、县、镇、乡、村连锁药店或单体药店将构建医药服务网络,各区域药店药品互通、网络互通、服务互通,区域集中会逐渐弱化,完整的药店行业供应链将环绕中国城乡。

二是政策牵引,市场将形成多元化的竞争服务格局。国家致力于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流通环节,推动流通信息化和药店分级分类管理,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互联网+药品流通”模式更是为连锁指明了方向。邮政、阿里、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及企业巨头纷纷加入,在电商冲击药品零售市场的大环境下,线下实体药店逐步开启“互联网+药店”模式,大连锁建立企业自己的网售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各家呈现不同的品牌文化特点。

三是小连锁和单体店还将顽强地占有一定份额。虽然在大连锁冲击下,小型连锁药店和单体门店势必总体占比下降,但一些老字号药店、服务突出的小连锁,凭借传统的文化力、自身品牌的专业竞争力、客源稳定的区域优势,始终会稳占区域市场一定份额。一些单体门店多数面临退市、加盟连锁或被连锁收购的命运,带来单体店数量上的持续减少,但单体店不会完全缺位,靠药学服务、特色营业项目、营业时间长、顾客口碑好、医药结合经营模式等优势,会有一部分单体店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下来。

震荡程度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连锁药店行业信息沟通网络不断完善,“连锁药店+互联网”结合发展,“线上订药+线下配送”助推现代化发展。

整体看来,传统连锁药店正经历转型期,医药电商注入药店的新势力正在崛起。包括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业务为代表的医药电商平台,以叮当快药为代表的O2O送药平台,以及其他药店连锁力量等。互联网巨头在医药电商上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流量、渠道、效率、供应链产品丰富度都胜于实体药店,年轻消费者也越来越接受在线上买药的行为。

处方外流趋势下,新特药和慢病长期用药将优先脱离医疗机构,乡镇医院附近店、DTP药店极可能成为处方外流的最大受益方。连锁药店、医药电商、处方共享平台等都迎来网定店送新的发展机会。县镇乡级药店要想在这样的“风口”上获得可持续的利润空间,必须在处方获取能力、药品品种获取能力、药事服务能力、成本投入、盈利能力等维度上有更专业化的提升。

此外,老年消费者群体需求增加,刺激消费提升。老年人是医药保健产品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也是慢病患者的主要人群,农村的老年人数比例较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县镇乡级药店发展将保持良好态势。

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允许处方外流以及“双通道”等因素,促进县镇乡药店行业发展。一方面,处于供应端的药品企业布局新型“分销+”“院内+院外”业务,零售药店与医院药房形成品种互补,处于零售终端的药品连锁企业铺设县镇乡级药品市场,将带来县级以下零售服务水平的提高。

小结<<<

不管是政策的连续出台还是技术的不断创新,都会带来药品市场的变化和震荡,只是每一个因素推动市场变化的速度和强度不同。

面对快速演变的药品零售市场,连锁企业如何转型?是否拥抱互联网合作?是否自建线上平台?系列机遇和挑战,不得不抉择。对于相关市场监管部门而言,新的药品流通形式、服务方式、合作模式催生,如何全链条、无缝隙、全覆盖监管到位,也是新挑战。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